手机善网
关注
大小属于形容词,在这个之前最好孩子要积累大量的名词和一定程度的动词。“大小”、“多少”、“长短”,这些都是数前概念,在教孩子数概念之前,先要教会他们掌握这些数前概念。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为数的认知打下基础。
这些概念的教法都是一样的,父母掌握之后就可以在桌面进行ABA教学,准备好教具,两种除了大小有明显差别外,其他颜色形状外形完全一致的物品。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大”和“小”,面对实物能指出大的、小的。
学习内容
分析认知理解大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为数的认知打下基础。
“大、小”对于自闭症孩子是抽象的,难以理解。课上通过儿歌欣赏引入大小,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入手,帮助初步理解“大、小”。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大小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指认、仿画、配对等方法巩固大小的认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及探索能力。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大”和“小”,面对食物能完成配对练习。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运用于生活。
教学过程
(1)动画导入
播放动画片,自闭症学生爱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把动画融入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大、小”。老师:小手放好看老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儿歌《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2)新授过程
①图片感知出示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大头儿子头大,小头爸爸的头小,大头儿子的手小,小头爸爸的手大。
出示头和手的图片(3次),引导学生指认大小。
②巩固新知辅助孩子学生用手画出大头、小头,大手、小手,加深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爸爸的特点:头小、手大;
儿子的特点:头大、手小。
老师:伸出手,跟老师比一比手的大小?直观形象的体验大小的概念。
③先认识“大”的
由于“大小”是一个相对概念,因此在教自闭症孩子认识“大小”时,一定要拿出两个物体来做对比。
从视觉上明显的差异来让孩子慢慢理解这两个概念。例如拿出两个颜色相同,大小不同的球,告诉孩子哪个球是大的那一个。
然后同时拿出两个球让孩子去指认大的,当孩子可以指出来了,就交换两个球的位置,再让孩子指认。如果都能指对,说明孩子就理解了。
④再认识“小”
在教自闭症孩子理解“小”的概念时,方法也是一样的。同时出示两个球,告诉孩子哪个是“小”的那一个。然后让孩子去指“小”的,当孩子10次中有8次都能指出来了,那就交换两个球的位置,再让孩子指认。当孩子正确率达80%以上,说明孩子掌握了。
⑤最后“大”、“小”综合
当孩子分别能指出“大”的和“小”的时,可以“大小”一起教了。拿出两个球,分别让孩子去指“大的”或者指“小”的。
每次发指令都要随机,不能让孩子找到规律,不能这一回合指“大”的,下一回合就指“小”的,这样孩子容易不懂脑子就瞎猜了。如果不管你交换位置还是交换指令,孩子都能指对,那说明孩子才算理解了大小的意思。
可以选择洗澡玩具捏捏叫小黄鸭。发指令“大”,然后辅助孩子用手摸大的鸭子。然后给与孩子强化物。继续发指令大“大”,逐渐削减辅助,每次孩子成功后要及时的强化。
等孩子能做到十次指令能有7次以上都能达标,再发指令“小”,方法和“大”一样。这样的被动命名孩子都通过之后,开始主动命名。由家长用手摸大的鸭子,然后辅助孩子说“大”,然后再教“小”。
(3)泛化练习
老师这里有你最爱吃的水果,跟老师一起比较一下水果的大小,利用图片与实物的配对练习,进行大小概念的强化理解。
不要认为教到这里就结束了。由于自闭症孩子比较刻板,在理解了你用球表示的大小,不一定还能理解其他的大小,因此等孩子主动命名全部通过之后,一定要换其他的教具来教大小。最后不管你拿出什么教具,孩子都能知道大小时,那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