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总结和建议
习啊总哦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燕霄水库很好的做到了前半句“绿水青山”,却没有给当地带来“金山银山”。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是下一步重点研究的方向。
(一)香山旅游规划与水源地保护科普基地相配套,以党委主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进行探索。当前市旅游局有规划修建游客步道,务必注意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可打造一个水源地保护科普基地,作为旅游景点,并可时刻提醒游客相关注意事项。
(二)规划措施。目前因为前期的库区移民做的好,水库保护区范围内居民不多,所以目前还未发现污水入库的情况。但是看到有几家处于关门状态的农家乐有意恢复营业,加之库区又计划发展旅游业,若是等到日后游客增多,污水处理就是要直接面临的问题。在农家乐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好污水处置措施,推荐采用三级化粪池加人工湿地结合的办法处理污水,达到一定规模后,人工湿地也可成为一个景点。但是这些事情在前期规划时要留好地非常重要。
(三)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水源地保护条例和其他相关法规,更好的发挥出河长制,库长制的效能,管理上责任到人。目前在水库保护区发现的少量菜地和养鸭是不允许的,所以需要劝导当地村民,减少人为活动对保护区内水环境和水质的影响,必须依法依规的开展生产生活。
(四)引导移民再就业。库区计划做原生态的旅游景点,有一个重点是引导库区周边村民从事不破坏水库水环境的工作。当然这些村民是因为当初建水库移民做出了牺牲和贡献的人,现在发展旅游如果能有合适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可以适当优先考虑他们,这样才能解决深度的矛盾。以前养鱼,在建立水源地保护区后禁止了,但如果有其他的经济收入和更好的选择能替代养鱼,相信他们也愿意接受,但做好相关培训非常重要。可链接社会资源,组织电商培训等,支持移民再就业。
(五)全面建立健全村级垃圾分拣中心。垃圾问题是目前水库保护区内最大的问题:如何保证垃圾不入库。垃圾分类宣传栏保护有所欠缺,农户垃圾分类意识如何加强,除做引导宣传外,还可以做一些一次性投资,给每家每户发放垃圾分类桶,回收效果可通过分类桶的结果上看到。当然分类好后的收集、运转、处理能否打通是最基础的保障。政府有必要支持相应资金,改善或新建镇垃圾分拣中心,负责及时对各村户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拣、处理和利用,并规范运行。
(六)更加完善卫生常态化保洁体系。进一步健全村级保洁队伍,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到位,落实专项经费,有管理、监督和考核机制。落实村干部联片包户制度,设有专门的管理、监督和考核人员。落实每月组织垃圾分类工作评比通报制度,设置检查评比公示栏。
(七)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全面禁止塑料制品等垃圾直接焚烧现象(包括焚烧池、简易焚烧炉或露天直接焚烧)和简易填埋,鼓励将能够被动物吸收的餐厨垃圾作饲料处理;可堆沤的有机垃圾作肥料;建筑垃圾、灰渣等惰性垃圾由农户自行填坑铺路或就近掩埋;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由保洁员上门(或定点)收集后交镇集中处理。可尝试与北上广或长沙等地的垃圾分类优秀社区达成战略合作,由有经验的社区来指导垃圾分类具体事宜。
(八)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丰富宣传内容,拓展宣传途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分类的浓厚氛围。娄底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也将以此为背景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动员协会力量,请教国内各优秀环保组织,在燕霄水库的保护上,展开更多探索研究。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出谋划策。
感谢曙光环保、绿色潇湘对活动的支持与指导,期待在水源地保护上进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