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善网! 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 QQ客服 热线咨询:0755-22919446185-7554-6588
发布活动

没有合适我的活动,我要自己发布!

活动地区选择

-

健身气功在高校青年学生中的教学体会

福建省健身气功协会发布时间: 2017-12-14 16:33:51
  • 活动时间:2017-01-02~2017-01-20
  • 地点:福建省福州市市辖区社区广场教学和站点
  • 报名人数:已有0人报名 名额:不限制
我要报名(截止报名)
分享:

  福建省健身气功开展十几年来,成功的社区广场教学和站点辅导教学,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普通高校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每年都有大批的毕业生走上社会各行各业,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气功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中有效推广,意义深远。

        笔者在职业高校工作了几年,在健身气功教学方面颇有体会,在学生中进行健身气功教学与社区辅导站点的健身气功教学,两者实践对比,有很大的不同,对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并走访了多所普通高校,对当前福建普通高校健身气功的开展现状及教学谈点体会。

 国家教育部提出,“关于在高校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引导高校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把健身气功这一优秀的传统项目,在高校学生中加以推广、传播,发扬光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普通高校健身气功的教学活动现状

        应该说全省有一些普通高校特别是体育院校健身气功开展得很不错,也是我们健身气功科研的骨干力量,但大多数学校的健身气功教学都还处于探讨和摸索阶段,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出现教学内容简单化,教学形式“体操化”,学生习练缺兴趣,体现不出健身气功独具特色和深厚文化内涵,而且很多普通高校还没有开展,相对于成功的社区广场教学和站点辅导教学,有几点不同和差异:

        (一)教学的对象有所不同。社区的广场教学和站点辅导教学,对象主要是来自社区的群众,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而普通高校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年纪都在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

         (二)学习的动机有所不同。社区群众参加学习健身气功,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改善健康状况,而普通高校的学生学习健身气功,主观上是为了完成规定的课时任务,

        (三)自觉性、主动性不同。社区群众来学习健身气功,是志愿并有强烈需求愿望,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格外自觉、主动,而青年学生,为了完成规定的课时和遵守课堂纪律,主观上有不得已的感觉,主动性、自觉性差。

        (四)各自年龄段不同。青年学生与中老年人在选择健身项目的特点不同,健身气功动作柔和缓慢,动缓息长,它适合于中老年人特点,而青年学生正是处于青春燥动时期,活泼好动,喜欢快速猛烈的的运动项目,因此在听讲健身气功课的时候,往往表现不耐心、不认真,在做动作时,敷衍应付,而老师面对几十人的教学阵容,对于错误动作,无法个个发现,个个纠正,因此,上课效果不很理想。

         (五)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目前普通高校除体育院校外,健身气功的教学师资不能满足健身气功教学需求,这些学校的大多数体育老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但对健身气功颇有积极性,有的学过一两套健身气功功法,但是教学过程不到位,讲课示范显得干瘪无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二、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提高普通高校健身气功的教学推广,有必要进行探讨。

         首先,要重视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开展,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健身气功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生命整体观-----。具有传统的、多元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素质、身心健康等素质教育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健身气功从锻炼身体,修身养性出发与德育、智育一道成为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所特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健康个性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功能价值,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重视健身气功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其次,从健身气功自身发展来讲,高校也是健身气功继承发展的重要平台,高校健身气功课的开设,能够为传播健身气功提供稳定的受众,因为,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有着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1、大学生这个群体是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的群体,他们对传统文化有着较高的理解能力,因此,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品味和体会健身气功的丰富文化内涵,2、大学生这个群体根据他们的年龄段,正在摆脱了青春期的鲁莽和叛逆,性格正逐渐趋于理性,同时又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一定的审美情趣,对于健身气功的选择能更理性地从享受一种传统文化立场出发而喜欢上健身气功项目。3、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健身气功的习练,某种意义上还可以扭转和摆脱社会上对于健身气功偏见片面理解,事实证明它并非仅仅是中老年人群体的专利项目,它也同样适合于广大青少年。4、大学生群体在进入社会后,将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健身气功的理解与认识,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健身气功在未来社会的传播效应,由此可见,高校开展健身气功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俞的,它不仅仅满足大学生的体育课需求,同时有着更高的文化品格需要我们去推广,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他们在健身气功传承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

  三、提高普通高校健身气功教学效果:

         第一、必须引起普通高校对健身气功课程开设的重视和共识,把健身气功这一优秀传统项目列入高校体育课或选修课,至少列入高校开展课外活动的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加以推广。

        第二、充分发挥体育老师在健身气功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很多体育教师对于愈来愈受群众喜爱的健身气功很感兴趣,但无奈于没有机会进修、培训,普通高校要积极选派体育教师参加健身气功培训班、研修班,提高他们健身气功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第三、在组织教学方面要多元化、多角度进行,体育老师在教学推广中不能就技术而技术,而应该从传统文化角度,从中医学角度,从美学角度,从自然和谐角度,从自身健康角度等等多元,多广角地进行教学引导,要理论和技术紧密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健身气功的丰富文化内涵,才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达到有效教学推广健身气功的目的。笔者在教学中深有体会,当阐述健身气功与儒家、佛家、道家、医家、武术家等祖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时,学生很爱听,很爱问,当讲到健身气功的阴阳五行,穴位经脉理论时,学生特别感兴趣,这些都说明不是青年学生对健身气功不感兴趣,而是讲课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结合从中医学的角度进行教学。健身气功与我国中医理论紧密相连,它以中医经络穴位理论为基础,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因此健身气功这项特殊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以现代体育教学方式来指导,而必须从传统的健身气功项目自身特点出发,让学生涉足中医相关基础理论,如“五脏、六腑、五体、七窍”;“五行生克制化规律;阴阳平衡规律”、“经络穴位”等等,而且健身气功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这些理论进行讲解,才能使学生更快地理解动作要领和功法作用。

       又例如结合美学角度进行教学。在健身气功的教学推广中,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这种情感来自于学生对健身气功的审美体验,而审美体验来自于学生因习练健身气功而获得身心和谐的心理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健身气功的技术特征,把健身气功俏丽、清新的动作,柔和优美的身姿,心息相依,意形相随,动缓息长,追求功法形式的柔和流畅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呼吸配合体悟“行气”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通过“三调合一”审美体验,贯穿于“导”与“引”的具有现象美学特征的审美价值中,使学生在习练中体悟到健身气功“美”的一种感受。

        再例如,从和谐说的角度。健身气功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门关于和谐的学问,人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的机体受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影响,而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健康和疾病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环境好,人与人之间诚信友好,关系和谐,心情舒畅,必然有益于人的健康。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不能相互争斗伤害,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进而才能达到人体自身的和谐,习练健身气功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身体阴阳平衡,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但是如果离开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就谈不上个体内部机体的和谐,机体失衡必然生病,就达不到健康的目的,健身气功这一生命整体观,也教育了学生如何辩证地看待事物,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调整情绪,如何调节情操,从而达到有效健身的目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综上所述,健身气功在普通高校全面开展十分必要,实践证明青年学生并不是不喜欢健身气功项目,而是如何重视和引导的问题,全省所有普通高校,如果都能把健身气功有效地开展起来,那么,健身气功事业将是锦上添花,得到更大的促进和发展。


分享:

活动发起机构:

福建省健身气功协会

0参与人数1举办活动

留言建议

您对网站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随时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资助信息

感谢您分享政府、企业或者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