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在城市,80%以上的私家车出行的时候,5个位置都只坐1个人。
如果发展顺风车,充分利用好私家车空着的4个空位,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倡导低碳出行,都是很有好处的。
在我们居住的现代都市,钢筋丛林。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就像一道道鸿沟,隔断了毗邻而居的欢乐,也割裂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
楼道里狭路相逢,别说问候,淡淡一笑也成奢望,邻里之间互相相见不相识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邻里进入"陌生人时代“,冷漠氛围造就信任危机。
我们希望
在社区、乡镇搭建便于搭乘的互信小站,建立站牌。
站牌即为搭乘者提供遮风挡雨、临时休息;又标明车友救援电话,供求援家庭联系我们求助。
我们希望小站能够
1.开展互助搭乘,互信小站理念宣导,收集车友出行路线信息,用网络平台进行匹配。同一社区在同一地点(沿线)上班的四个人开顺风车上下班,大家每个人开一星期的车,一个月下来,每人只需开一周的车;或者同一出发地的老乡(特别优先帮扶大病就医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城里读书的儿童、进城务工的女士)去往相差不远的同一目的地,顺带一程(特别行动困难的上门接送),这样即会在上下班高峰期里有效的减少汽车的出行率,进而缓解交通的压力,也切实的拉近了同乡、邻居的友好关系,帮助了弱势群体的出行难问题。
2.【紧急寻人】由于近期老人、儿童走失频繁发生,我们以小站为依托定期培训志愿者救援知识(目前救援队已成立三个月,成功救援15人左右),在互信小站标明求援电话,需要求援的可以通过小站联系我们,我们接到信息会第一时间组织协会 救援队通过派出所、商家等监控调取信息,迅速查找。
3.【道路救援】对于四环内的车友因亏电、漏气、亏油等简单求助,我们也会尽己所能的帮助。
关于我们
故事一:
2017年4月26日晚8:00救援队袁队长接到电话紧急赶到派出所调取监控,随后其他队员相继赶到,根据监控提示,大家锁定范围,分头查找,在我们的帮助下,用时两个多小时成功救援87岁老革命战士。
故事二:
2017年7月16日,接到走失儿童家长求援后,救援队员紧急赶赴阳谷县,凌晨三点左右,成功找到孩子并接回家中。当被问到为什么做这件事时,救援队长代表回答道:"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同求援者一起焦急,为救援成功一起高兴,一起激动,收获这份感动,快乐,受救者的一声谢谢,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成功找到走失人口20个。
故事三:
2016年春节将近,志愿者看到大包小包的年纪偏大的市民,在路边等了20多分钟仍没坐上车,行动也非常吃力,便主动上前介绍自己,正好顺路,便协助路人上车,送其到汽车站上车返乡。
故事四:
2017.7.28日志愿者李又刚像平常一样接到求援电话,迅速赶到开发区帮助女车主搭电,保证了车主顺利上班。李又刚说:“他家就在南环附近,只要不是太远的,他都愿意赶过去帮忙,他很高兴加入公益大家庭,视每位志愿者为自己的家人,家人就应该互帮互助,助人就等于助己,认识了很多正能量的朋友,让他的生活充实了很多"。
项目预算
实际筹款总额的3%将作为扶贫基金会项目执行费用,包括项目工作人员必要的的人力成本(项目调研、评估、审核、执行、监测、结项等相关费用)以及必要的行政办公支出(房租、水电、网络、合同邮寄等),中国扶贫基金会坚持人人公益理念,每一份善心我们都会用心、认真和责任的去呵护,让每个公益项目、每笔捐款能落到实处,为受益人带来改变。
声明:如果执行过程中发生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进行,将征求受助方同意的情况下,剩余善款将用于中国扶贫基金会人人公益项目其他需要的人使用,并将公示善款变更说明。
我们是谁
聊城市公益顺风车志愿者协会,由八县市爱心车友2014年11月份在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是聊城唯一一家致力于车辆善行的3A级公益组织。
我们的愿景:成为聊城最专业、最值得信赖、最值得尊敬的本地区公益平台。
我们的理念:舍即是得,助人等于助己。
捐赠回馈
200元以上的赠送刻有“互信小站"字样吉祥的东昌府区"宝葫芦”一个。办公室电话:18963597328,截图至邮箱:1697836288@qq.com
捐赠票据开具
中国扶贫基金会将会为捐赠满100元的网友开具捐赠票据,索取票据请关注“全民公益”微信公众号,回复捐赠截图(包含捐赠项目、捐赠金额和交易单号)、发票抬头、收件地址、邮编信息或者将上述信息回复至邮件piaoju@fupin.org.cn,在收到捐赠网友提出的开具发票申请邮件后10个工作日内,开具票据,如有疑问请致电010-6265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