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善网! 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 QQ客服 热线咨询:0755-22919446185-7554-6588
分享到:
项目介绍项目进展结项公示

一、项目简介

仁爱在线支教项目——“仁爱助学·云课堂”是一个旨在运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手段使一线城市教育资源(教师及课程)直接进入到国内偏远贫困地区小学课堂的直播课堂,也是一个通过直播课堂形式针对国内偏远贫困地区小学而开展的远程在线支教项目。该项目理念是“把教育资源带到最需要它的地方,让直播课堂成为支教的主要方式,”项目目标是“缓解当地教育资源紧缺现象,实现志愿者异地支教梦想”。项目口号是“仁爱课堂,千里共享!” 

二、项目特点

“仁爱助学·云课堂”相对于仁爱基金会其他项目具有自己的突出特点,一是针对性,该项目目前针对的受助对象限定为国内贫困偏远地区教育资源极度紧缺的“一师一校”,针对的师资团队也都是当前具有一定教育知识输出能力的志愿者团队,能够进行在线课程的开发及实施;二是高频性,该项目会直接进入当地小学生课堂,每天都会有课程,达到频次较高的程度;三是创新性,该项目主要通过当前最新的互联网手段进行实现,把当前最新的互联网手段-在线教育直接引入到偏远地区课堂,同时通过这种互联网手段让志愿者千里之外也能实现支教意愿,对传统的公益支教模式进行了颠覆和创新。

三、项目背景

背景一:仁爱基金会有多个项目的基础,且随着时代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仁爱基金会成立于2006年,所开展的项目定位于“感恩慈善”、“大众慈善”、“心灵慈善” 和 “ 补位慈善”。截至目前,已有常规项目十四个,如:仁爱心栈、仁爱助学、启明书院、龙泉之声、仁爱衣衣、幸福乡村图书馆、仁爱生命关怀等等,其中一半以上被评为北京市十大优秀项目,项目经验丰富,项目成果显著,志愿者基础强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对项目不断还需丰富和完善,并且仁爱慈善基金会一直重视和关注教育领域的发展,现有项目“仁爱助学” 项目发展比较成熟,但是由于传统的走访及资助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充分利用团队志愿者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且能深入到真正更需要关注的偏远贫困地区,利用当前互联网的新兴手段,进行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需要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实现这种需求和趋势,在秉承仁爱慈善基金会的使命和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仁爱的项目特色,使仁爱慈善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完善。

背景二:国内偏远贫困山区教育现状堪忧,一师一校尤为需要被重点关注 (两个案例)

国内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由于受到历史的、自然的、经济的多种因素制约,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教育资源极度紧缺、比如教师资源严重匮乏,课程及教学水平普遍偏低,教学设施简陋等,而且长期与外界缺乏沟通而更加闭塞。如四川省布拖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定贫困县,平均海拔2000多米,又是一个高寒山区县,在西部贫困县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布拖县为例, 从全县在岗公办教师总数计算,人均负担学生21.8人。其中小学人均负担24.98人,初中8.72人,高中8.28人。与正常要求初中人均负担学生16人相比,差距较大。如果算上代课代职教师,这一结果会更低。而且,布拖县还有一师一校近30所,即一个学校就一个老师,要负担整个学校学生的所有课程,可想而知教育资源的紧缺程度。又如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武定县一共有27所学校,其中就有19所是“一师一校”。而这样的贫困地区还有很多,都严重缺乏教育资源,情况堪忧。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与城市发达地区孩子的教育差距日剧增大,而传统的支教方式只能是杯水车薪,且教育救助政策也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模式一定程度缓和这种矛盾,应该采取一些方式,让我们的教育资源能去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应该让志愿者帮助之手能伸向最需要他们的孩子。

背景三:仁爱志愿者团队规模及力量日益壮大,但丰富的人才资源还未被充分利用

仁爱基金会有非常强大的志工团队,一是人数较多且持续稳定,目前十余个仁爱项目中都有丰富的稳定的志愿者团队力量;二是志愿者大多都是具有较高的学历及专业的工作背景,比如有大量毕业于北大、清华、北航、北师大等各大名校的志愿者,也有很多具有专业职业背景的资深人士,这部分志愿者都具有较强的知识输出能力,但在原有仁爱项目中无法尽情施展自己的所长,没有充分挖掘这部分志愿者的更大价值,且这部分志愿者也有更大的志愿需求,希望可以有适当的平台发挥自己的所长,为慈善公益事业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实现自己更大的人生价值。

背景四:互联网直播形式在当前教育领域的兴起和运用,为远程支教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2016年被人们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从最开始的竞赛直播,到后来出现游戏直播、秀场直播,再到如今的全民直播,直播市场的火爆程度令人惊叹。和体育、娱乐等行业一样,教育直播这一新兴领域逐渐火热起来,不可否认直播课在课程互动效果上有了更好的效果,以及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上有了更明显的提高。“教育+直播”这一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实时互动+随时随地”,直播对于这类适应互联网的新一代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直播就像课堂教学一样,虽然隔着屏幕,但可以通过文字评论、语音等方式进行实时师生互动。通过直播“面对面”授课,既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又能模拟线下教学的效果,这成为直播教育的最大优势。而传统的支教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有支教意愿的志愿者因为现实中的一些客观因素无法实现,而教育直播方式的兴起,可以使志愿者远在千里之外也能和孩子们实现课堂互动和交流,因此教育直播的技术手段的兴起和运用,为志愿者远程支教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四、项目目的

仁爱助学·云课堂”的目的也很明确,主要为了两大目的同时也是这个项目主要解决的两个痛点:

一是为了缓解贫困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紧缺的现象

通过仁爱助学·云课堂项目,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国内一些偏远贫困地区教师资源不足,教学水平较低的情况。我们有大量的志愿者团队为基础,且大多都是知名大学毕业的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志愿者团队,并且通过该项目,可以使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眼界得以开阔,可以体验他们在当地体验不到的课堂,如英语、艺术、体育、国学、科学小实验等课堂。在线直播课堂的形式,更具有支教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且扩大了受助的覆盖面,可以深入到真正需要我们的偏远山区进行实现,而偏远贫困地区相比于任何地方都更加渴望这种帮助,比如“一师一校”这种情况迫切需要这种帮扶。

二是为了充分利用仁爱志愿者团队的丰富人才资源和知识输出能力。

在原有项目中,部分志愿者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有支教意愿的老师,因为传统支教模式有各种时间地点的限制,直播课堂可以打破这种限制,使只要有意愿的志愿者就能参与其中,更大程度挖掘了志愿者的价值,同时由于偏远贫困地区的需要帮助的程度更为紧迫,也会大大提升志愿者加入的积极性,把帮助之手伸向更需们帮助的地方去。

五、项目意义

“仁爱小课堂”项目的实施将具有重要的特殊的意义:

一是、该项目丰富了仁爱慈善项目特色,使仁爱项目更加丰富和完善。

二是、该项目将是国内首个把教育和直播形式运用到慈善支教模式的一个特色项目,颠覆和创新了传统的支教模式,对于教育慈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是、该项目的实施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紧缺现象。

四是、随着国内志愿者数量及素质的不断提高,该项目可以更大程度挖掘志愿者的价值,使志愿者为教育慈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

1、项目流程

主要内容:项目启动——志愿者召集——课程开发及课程储备——试点学校对接——具体项目实施流程(如图)

2、帮扶对象

仁爱助学·云课堂”帮扶对象主要针对偏远贫困地区极度缺乏教育资源(主要指教师及课程资源)的学校,比如一些贫困县的“一师一校”对象将成为重点帮扶对象。且这种情况的学校对“仁爱助学·云课堂”的需求程度最高,更易接受和配合实施。

 

3、政策支持

该项目符合《慈善法》的规定实施范围,进入公共领域,具有公共利益属性。

具体依据《慈善法》第三条内容:

第三条  本法所称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下列公益活动:

(一)扶贫、济困;

(二)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

(三)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四)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五)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六)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

本项目具体符合第三条第四项: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政策及法律支持条件。 

4技术条件

(一)初步使用第三方直播平台,之后可以使用更符合场景的技术平台,后期沉淀下来的录制课件,可以考虑在官网或单独用一个网站来浏览。

(二)学生端现场需要有链接互联网的设备+投影,初步方案是IPAD或手机链接电视,之后可以使用其他设备。

(三)老师端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摄像头、麦克风,根据课程需要可以外接手写笔。

 

5、课程提供(如下图参考)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课程学时

课程实施

语文

小学语文课本、说普通话等

1学时(45分钟)

每周开展2-3次直播课堂,或每天一次,具体主要依据志愿者的承担量和课程量而设定,同时满足帮扶学校的具体需求。

英语

初级英语、英语对话、绘本故事等

1学时(45分钟)

国学启蒙

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

1学时(45分钟)

体育兴趣

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技巧

1学时(45分钟)

艺术兴趣

音乐、绘画、舞蹈等

1学时(45分钟)

科学实验

自然科学小实验

1学时(45分钟)

其他课程

由当地提出需求的课程,都可以单独开发及实施

1学时(45分钟)

 

6项目成本

(一)讲师端电脑、手写笔,人手一份,如自有设备,此项可省掉。

(二)学生端,一个课堂安装一部IPAD或电脑+转换器+液晶电视+上网卡或宽带,每个课堂固定投入资金7000元以内,和每个月上网费用,如学校已有设备和网络此项可省掉。(还需要进一步调研其他设备和表达形式,会考虑使用最优方案)

7资金来源

通过志愿者内部定向人群募集,或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募集(如腾讯公益、灵山慈善平台等)

留言建议

您对网站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随时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资助信息

感谢您分享政府、企业或者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