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青山绿水教育为先
2018年4月22日,日本仙台,羽生结弦卫冕冬奥男单花滑冠军,近十万人参加庆祝巡游,场面壮观,然而这场逾10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现场竟没有留下垃圾。这令担任清洁工作的志愿者们不由得发出惊呼。据日本媒体报道称,为维系现场清洁做出贡献的正是羽生结弦的粉丝。巡游活动还未开始,粉丝们便通过社交媒体奔走相告,呼吁参加巡游的市民与粉丝“即便是一个垃圾也希望捡起来”“捡了垃圾再回家”。一名自带垃圾袋参加巡游的年轻女性表示,“羽生君一定不希望垃圾满地,这次来准备了足够的垃圾袋”。
偶像的影响力是一方面,但公众对随手垃圾的收捡意识与习惯不是一场偶像见面会就能做到的。在日本,除了在汽车站、便利店偶见分类垃圾桶外,其它公共场合是看不到垃圾桶的。民众从小就被训练分类收捡存放,定时交送生活垃圾。
我们身边的城市在环卫工人全时段,无盲区的辛勤劳作下,每条街道都是干干净净,隔几步就有一个垃圾桶,大家也比较遵守,卫生习惯明显提高了很多。但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旅游景区、临时集会地,随手丢垃圾的现象仍然很严重。
如果全靠环卫工人来清理垃圾,工作量大不说,工人的数量也是庞大的,劳动力短缺的社会是无法支撑这一城市环卫模式,而且造成的隐性社会资源浪费更是惊人。
不随手乱丢垃圾和逐步减少生活垃圾是我们每个人力所能及的行为。如何长久持续,卓有成效的实现这一目标,教育承载着无可替代的功能。
教育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要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教材,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根治,惟有透过环保教育让每个人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让每个人发自内心自发的时时刻刻去采取环保行动。这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各学校设置《环保教室》与学校其它学科或功能教室有异曲同工之处,将零散的环保知识形成系列化教材,纳入中小学校教学体系中,系统化,综合性的开展环保教育,让环保意识根植于每个人潜意识中。
由台湾环保再生创意协会连玲玉老师创立的《环保创意美学教室》系列课程,开系列环保教育先河。生活垃圾DIY工艺制作,垃圾分类知识,环保音乐、环保故事、环保游戏、环保工艺品比赛等等,视频教学与场景实物教学相结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形成针对各年级的教材与教学体系。在粤港台三地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赞许,好评如潮。
通过对生活垃圾的再认识,在垃圾中发现美的这种巧思跟创意运用在生活当中,从单纯回收行为提升到生态环保与美学创意的层次,在达到环保教育目的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应用的思维能力。
《环保创意美学教室》
由教室视觉识别系统 环保理念墙
环保示范作品 环保陈列展架
环保创意课程构成
《环保创意美学教室》在爱基金与社会各界爱心环保人士及机构的帮助支持下,已在多个省市开展示范教学活动,获得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大,其作用与意义会更加凸显。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建设绿色生态环境人人有责
环保教室援建热线:1353095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