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善网! 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 QQ客服 热线咨询:0755-22919446185-7554-6588
首页新闻资讯>机构新闻

机构新闻

百余天免费给环卫工送早餐运城志愿者要把“微善”做长久

来源:山西晚报(太原)作者:运城市第一时间爱心公益志愿者联合会时间:2018-05-16 10:23:33浏览:689次

  • 志愿者为环卫工提供早餐

  • 3月20日是运城市民上官卫校和李金萍结婚20周年的纪念日。
      这一天,两人没买礼物没去庆祝,而是捐出200元钱,包下了3月20日当天“免费早餐”活动的费用。
      这个专门为环卫工免费提供早餐的公益活动,从开头到当天,已经坚持了124天。活动的背后有着怎样一群人,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结婚纪念日仍在准备爱心早餐

    上官卫校和李金萍都是运城市第一时间爱心公益志愿者联合会的成员,上官卫校还是副会长。尽管3月20日是结婚纪念日,但这对夫妻依然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来到协会所在地,为环卫工人准备爱心早餐。
      当天的早餐是米汤、热馍、凉拌茴子白和炒土豆丝。做菜的锅很大,两人也很忙,因为他们要做够运城市中心医院门口供应点的约60名环卫工的分量。
      6时30分,菜炒好了,米汤熬好了,馒头也热得冒了白气。在其他志愿者们的帮助下,他们将饭菜放到保温桶或保温箱中,抬到门外的一辆面包车上。同时放到车上的还有一二十张桌子和七八十个凳子,还准备了让环卫工洗手的热水和毛巾。几分钟过后,一辆面包车和几辆志愿者个人的车,一同驶往中心医院门口的早餐供应点。在那里,一些完工较早的环卫工已经等着了。
      天未亮就起床做饭,做好后拉上东西给环卫工送饭,回来再洗涮收拾……这样的事情,志愿者们已经坚持了4个月。
      上官卫校说:“以前过结婚纪念日都是出去吃个饭,或者朋友们聚聚,也高兴,但没有今天这么有意义,既能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又能帮助到别人。”吃饭的环卫工们知道这天是上官卫校两口子的结婚纪念日后,“幸福美满”“百年好合”的祝福不断响起。
      上官卫校和李金萍是这批志愿者的代表。在运城市第一时间爱心公益志愿者联合会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总人数接近400人。每天下午,他们会在群里统计报名人数,安排第二天的工作,现在基本上每天早上服务的志愿者都保证在15人以上。
      李苏艳是名铁杆志愿者,免费早餐活动实施以来,她几乎每天都参加:“刚开始还需要调闹钟,现在到五点自己就醒来了。”
      因为人力与资金的限制,志愿者们将整个运城市区分为8个片区,每个片区设一个早餐供应点,每天为一个点提供免费早餐,8天一个轮回。因为两个供应点的位置过于接近,近日他们进行了合并,将供应时间进行了调整:周一周二每天供应两个点,周三至周五每天供应一个点。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张昌勤说:“只是时间做了调整,供应量与服务人数还是一样的。我们还要把这件事情长期做下去,一些流程必须要优化。”

    一群普通人做成了“大事情”

    对于张昌勤来说,向环卫工等群体提供免费早餐的想法由来已久,但他一直没敢启动。这种善事,偶尔做一次比较容易,但要长期坚持下去,不仅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更需要一批坚定的志愿者。
      契机发生在2016年10月,当时距离志愿者联合会完善所有注册手续正式成立已有一年多了,志愿者的人数也已增加到了三四百人。张昌勤开始算账:“这么多人,按一个人一个月参加一次活动计算,每天能保证十几人,只要做好规划,人的问题能解决。”
      钱从哪儿来?张昌勤尝试在志愿者微信群里实施“日行一善”活动——志愿者在群里发红包捐款,多少不限、不强制。协会还指定了专人分时段轮班收取,每到晚上再将当天的捐款制成表格在群里公布。
      “日行一善”的结果远远好过预期,每天的捐款都稳定在二百元左右,实施一个月,张昌勤攒了六七千块钱。“免费早餐一天的费用在200元左右,六七千块能撑一个月,而且大家还在持续捐款。加上社会其他渠道的捐款,我们完全能够保证这项活动长久坚持下去。”张昌勤下定了决心,从去年11月17日开始,免费早餐活动正式实施。
      钱是大家捐出来的,每花一分钱都要很谨慎。在供应早餐的现场,服务人员总会一次次地向吃饭的人提醒,大家管饱吃但不要浪费。他们还琢磨改进服务方式来避免浪费,环卫工们需要馒头时由志愿者们去送,宁愿多跑几趟腿,也不能吃不完浪费了。
      在协会的办公桌上,时常有一摞表格,上面详细列着每天收取的每一笔捐款,日期、捐款人、钱数非常详细明晰。“我们做这事都是透明的,越透明大家就越信任,大家越信任这事情就越能做长久。”张昌勤说。

    “微善”传递,感动一座城

    张昌勤与上官卫校的相似处很多,比如夫妻俩都是志愿者,都有固定收入,甚至还有一致的观点。“我们两家都有其他收入,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有一个观点,有爱心就可以做志愿者,但作为一个志愿者组织的领头人,最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最好是专职来做,这样更有利于志愿者组织长久、规范发展。”上官卫校说。
      让志愿者们坚持下来的,除了他们发自内心的爱,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免费早餐”活动中,他们感动着别人,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

      桌椅板凳馒头汤菜要送缺车,一个公司的老板直接将自己运货的面包车放到了协会,说需要时再来取,几个月过去了老板没有“需要”过一次;就算是免费做早餐也需要办理健康证,按规定每人办证得70多元,盐湖区疾控中心了解情况后,免费为40名志愿者办了证,还组织员工给他们捐了1500元;永济闫吴村有个村民组织的志愿者协会,听说“免费早餐”后在村里组织捐款,送来了600多元;市区一位行走不便的老太太专门打来电话,说让志愿者上门去取20元捐款;看到做早餐需要食用油,一个粮油公司的老板二话不说直接拉过来800斤。

    信息来源于:山西晚报(太原)

    我要发布

    留言建议

    您对网站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随时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资助信息

    感谢您分享政府、企业或者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