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本文为安徽大学家园发展中心举办的“青苗计划”乡村支教夏令营筹款宣传文。
2019年家园发展中心“情淮乡村夏令营”、“润土乡村夏令营”两支队伍经过层层筛选,入围上海灵青公益发展中心发起的筹款挑战项目。
灵山慈善基金会将按照1:1对筹得资金进行配捐(例筹款总额为3000元,灵山配捐3000元,所得共计6000元,灵山配捐金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作为实践奖励金。筹得资金将全部用于夏令营活动中。
写下这篇微信前我接到学长的消息,问我是否愿意参加今年的乡村支教夏令营。我想问问同伴的建议,却发现小旋和菲菲一左一右在我身边睡着。
哦,对了,距离我们上次夏令营已经245天了,我们出来聚聚。
外面阳光好明媚,室内温度有点高,窗外时不时人群走过,三三两两,嘻嘻闹闹。
好像从霍邱回来,我便开始喜欢看着窗外,看着那些走过的活泼的身影,像极了那些日子里陪伴我们的孩子。
报名乡村夏令营没有什么伟大的初衷,只是想做便去做了。十二个人相聚在支教队。
事实上,又何止我们。每一个乡村夏令营回来的同学都曾想念过那段“疯狂”的日子。
初来乍到,离开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整个人暴露在烈日下,搬行李、打扫教室,满头满脸的灰。
累了想休息一会,瘫坐在只有两个吊扇的办公室,狼狈不堪。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汗水顺着前胸后背淌下来的路径,还没干透,又湿一次... ...
其实最难熬的是刚到那天。不甚熟悉的队友,接近40度的高温,没有空调,冷水洗头洗澡,睡在地上、各种蚊虫叮咬、几近崩溃。
但当适应了那里的环境,之前看起来的千难万难,都烟消云散。
刚开始的几天,孩子们都是怯怯的。随着时间推移,过来上课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发现我们并不严厉,也开始顽皮,和我们亲近。
经过教室,偶尔会听到班主任大吼,用声音“镇压”吵闹的孩子。或是正在上课的老师板住脸,批评不守纪律,推搡同学的小男孩... ...
而小孩子们是最不记仇的,今天被批评哭了,明天依旧跟在你身后笑着缠着你。
回想已经过去了许久的三周,无论生过多大的气都化作云烟,剩下的只是他们笨拙单纯的温暖。
送孩子回家的路上,小女孩认真地把编好的花环送给老师,或是到家的孩子从冰箱里拿出冷饮,跟在老师后面跑,直到老师收下为止。
小男孩偷偷对老师耳语:“老师,我有点喜欢你。”再问时害羞地不说话,却在下一节老师的课上拉住她重复:“老师,我喜欢你。”
小女孩给老师写纸条:“老师,你认识袁梅梅嘛?她是我姐姐,我觉得你像我亲姐姐一样。”
... ...
总会有人想着,支教给予了孩子什么?但事实上,他们给了我们更多。真挚热烈的情感,随着年龄消磨的初心,都在这里。
21天,会有人抱怨天气,吐槽吃食,却从没有人说放弃。
除去第一天,后面的时光像是加了速一样,转眼即是离别。
最后的文艺汇演,班里最淘气的小男孩依旧没有乖乖坐在椅子上,而是跑到我们身边,拉着我们的衣角,从头至尾,不吵也不闹。
“你今天怎么这么乖啊?”“因为今天是最后一天了,你们要走了。”
其实对于离别,小孩子懵懵懂懂的认知里,也早有概念。
留言的时候,队长写“眼里有光”,我写“一生顺遂”,队友们都笑我太土了,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强求不来,却是真心希望,这四个字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奢求。
离别那天的故事许多细节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但依然清晰的是,站在校门口看他们离开,21天来唯一一次没有送他们回去,看着他们一步三回头的背影,挥手告别。
物质条件匮乏的时候,感情一点也不贫瘠。
孩子送的小野花
一切结束,站在时间的另一端回望,万分感激——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亲密无间的队友,都是平淡日子里的光华。
... ...
... ...
... ...
我盯着手机瞧了许久,思绪飘得很远很远,却被突然凑近的两张脸拉了回来。那两个小傻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醒了。
“夏令营招募吗?”小旋问道。
“嗯,你们去吗?”
“为什么不去呢?我答应过孩子们要回去看他们的!”
”会不会太耽误时间了,我们已经快大三了... ..."我依旧犹豫。
“想做就去做呗!”
孩子们的手工作品
也对!于我们而言,乡村支教夏令营更多的不是带给别人什么,而是自己找回初心,收获感动。
润土走过了迎水小学的2017,初识了一群孩子。
润土别过了迎水2018的夏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我们的行动。
接下来的2019,你愿意跟我们一起回到最开始的地方吗?
你可以,通过众筹来加入我们,为孩子多准备一份礼物;也可以加入我们的QQ群和微信群,第一时间了解团队动向,了解项目开展,如果参与众筹,还可以了解你的资金去向以及为孩子准备的礼物哦。
扫码捐款时请务必填上自己的邮箱。如若怕隐私泄露,可填负责人邮箱3054089907@qq.com
想了解“闰土”和孩子们的故事,还有资金去向的小伙伴们可以扫码加入QQ群哦。润土会及时发布动态,还会替孩子们表达感谢哦~
相加微信群的小伙伴们可以先向负责人了解情况哦,负责人会拉你进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