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善网! 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 QQ客服 热线咨询:0755-22919446185-7554-6588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情系桑梓 筑梦远航 ——山东沂蒙山玻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刚校友捐资助学情暖校园

来源:网络作者:时间:2025-09-19 12:47:28浏览:81次

       2025 年 9 月18 日下午,山东沂蒙山玻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刚校友受邀参加层山中学秋季开学典礼暨上学期表彰大会并向学弟学妹们讲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大好时光,勤奋学习,开拓视野,锤炼本领,将来用真才实学报效祖国、回馈家乡。

刘永刚,层山中学2003级校友,中共党员,兰陵县政协委员,兰陵好人,临沂好人,山东好人,现任山东沂蒙山玻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于2021年开始将累计向母校层山中学捐助学金30万元。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19/57ebe2112753747147154af7840ef7ca.png

新闻媒体曾这样评价他:

      他不仅是商界的璀璨明星,更是慈善领域的温暖灯塔。 刘永刚先生,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玻璃产业创造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对于他而言,成功不仅仅意味着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份力量回馈给社会,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他的引领下,企业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更将社会责任深植于企业文化之中。   

     刘永刚先生积极参与并发起了一系列公益项目,他本人是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理事,不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沂蒙精神,2021年他捐资30万在层山中学设立刘永刚助学基金会,助力家庭贫困的学生、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919/877811f5adb82c5ba20e71e27e944c15.png

     从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为重病的孩子捐款到为灾区提供紧急救援;他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每一份爱心都温暖人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刘永刚先生在慈善事业上的投入并非一时的热情,而是持之以恒的承诺。

      他的善举,不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更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完美融合,展现了新时代企业家的担当与风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下午好!

      站在这个熟悉的校园里,看着你们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我心里满是感慨 —— 我叫刘永刚,二十多年前,也曾像你们一样,在这里度过了我最难忘的少年时光。

      那时候的层山中学,条件远没有现在这么好。记得每天天不亮,我就推着那辆叮当作响的旧自行车出门,冬天迎着刺骨的寒风,夏天淋着瓢泼的大雨,车轮碾过泥泞的土路,溅得满裤腿都是泥点,可心里从没想过要放弃。那时候我的生活费,一个星期只有 2 块钱,每天的午饭和晚饭,都是从家里带的煎饼卷咸菜,偶尔能就上一点酱,就觉得是难得的美味。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919/c67b73c590cda1acaedaedfd8d8da683.png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层山中学给了我一生最宝贵的东西。是课堂上老师讲课时专注的眼神,是遇到难题时老师耐心讲解的身影,是考试失利时老师拍着我肩膀说 “再努力一把” 的鼓励,让我慢慢明白:人穷志不能短,再苦再难,也要朝着远方走。也是在这里,我悄悄在心里立下志向 —— 将来一定要活出个样子,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也不辜负自己吃过的苦。

      走出校门,我穿上了消防服,成了一名消防队员。在火场里冲锋的日子,让我更懂得 “坚持” 和 “责任” 这两个词的重量。退役后,我回到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想凭着自己的力气闯一闯。可创业哪有那么容易?我赶过四集卖蔬菜,天不亮就去批发市场进货,蹲在路边守一天,赚的钱还不够付运费;我当过保安,整夜整夜不能合眼,只能靠在墙角打个盹;我学过电焊,焊花烫得满手是疤,累得抬不起胳膊;我还走街串巷卖过糖葫芦,冻得手指僵硬,也没卖出几串。那几年,我就像被命运按在地上反复捶打,干什么赔什么,兜里经常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可我心里总有个声音在说:“刘永刚,不能认输!”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919/198b84b0da080e5482db6791ac98ffa2.png

      后来,我借来一台旧电脑、一张破办公桌,揣着仅有的 400 块钱,开着一辆吱呀作响的农用三轮车,去了大城市临沂。刚到临沂的时候,我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最后在城郊找了个 7 平方的板房 —— 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下雨的时候,盆盆罐罐都得拿出来接雨。那时候,我一天要工作 18 个小时,饿了就煮一锅清水面条,就着咸菜吃;渴了就喝自来水。因为长期营养不良,我经常在送货的路上晕倒;因为每天扛着重物、弯腰打包,我患上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疼得直不起身;后来又得了脑炎,脖子也累得歪了,连转头都费劲。

      有一次,我发着高烧,实在撑不住去挂吊瓶,可看着堆在三轮车上的货,想着客户还在等,我咬着牙把吊瓶挂在三轮车的车把上,一边输液一边送货。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割,药水顺着管子流进身体里,又凉又疼,可我心里却很清楚:改变命运从来没有捷径,我多扛一天,离梦想就近一步;我多吃一点苦,将来就能让家人、让帮助过我的人少受一点罪。

      就这样,我熬了一年又一年,从一辆三轮车起步,到有了自己的小作坊,再到后来创立了山东沂蒙山玻璃集团有限公司。这 15 年里,我记不清摔了多少跤,流了多少汗,可我从来没忘记自己是从层山中学走出来的孩子,没忘记老师教我的 “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现在,我们的产品出口到了全球 52 个国家,我也终于有能力回报这片土地 —— 在母校老师和校友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 “沂蒙山助学基金”,就是想帮像我当年一样的孩子,让你们能安心读书,不用再为学费、生活费发愁。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919/e560b1e018b4f3513d7d6ac58836ff55.png

      学弟学妹们,看着你们现在明亮的教室、整齐的桌椅,看着你们手里崭新的书本,我真的替你们高兴。你们现在拥有的学习环境,是我当年想都不敢想的。但我想告诉你们,不管时代怎么变,有一样东西永远不会变 —— 那就是 “沂蒙精神”。是吃苦耐劳的韧劲,是不服输的拼劲,是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的真心。

      我还记得上学时,老师常说 “知识改变命运”。现在我想把这句话再送给你们:好好读书,不是为了将来能赚多少钱,而是为了让自己有选择的底气,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有资格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希望你们能把层山中学教给我们的精神,把沂蒙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它成为你们人生路上最坚硬的铠甲。

      最后,我想借一首我写给母校老师的小诗,表达我心里的感激。这么多年,我一直把这首诗记在心里,今天念给大家听:

      明志倍感授业恩,

      谆谆教诲伴我身。

      如今先生有白发,

      我辈青年也成人。

      谢谢曾经教我、影响我一生的老师们,也谢谢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我们的层山中学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




我要发布

留言建议

您对网站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随时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资助信息

感谢您分享政府、企业或者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