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善网! 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 QQ客服 热线咨询:0755-22919446185-7554-6588
首页公开公示>资助信息汇总

资助信息汇总

高明区慈善会发起爱心“7基金” 成功帮扶青少年167人次

时间:2019-03-19 16:58:27浏览:633次

  童年,本应是每人心底为之珍藏的记忆,但有这么一群青少年,因父母入狱服刑,无奈承受着异样目光。

  面对这一情况,佛山市高明区慈善会通过打造爱心助学帮扶“7基金”,解除在本地监狱内服刑人员后顾之忧,为其未成年子女健康、茁壮成长扫除障碍。

  据了解,该项目运行四年间,累计支出爱心助学善款14万余元,成功帮扶青少年167人次。

  挽救迷途少年

  成立关怀基金

  “由于父母入狱服刑,家庭教育主体和经济来源缺失,不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学业受阻,甚至重走父母的老路。”高明区慈善会副秘书长李浩介绍,正是因为期望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能和普通人一样,站在同一教育起跑线,他们联合多部门于2015年主动发起爱心助学帮扶“7基金”。

  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子女在父母入狱前就已辍学的,占未成年人子女辍学总人数的17.56%,而一旦父母入狱后,辍学率将大幅上升。甚至随着辍学率一同衍生的,还有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随后出现的流浪、乞讨现象。

  高明区慈善会主动对本地监狱内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生活现状开展调研和摸排走访,并对其中发现部分生存状况严峻的未成年子女开展救助。

  随着基金的设立和救助工作的开展,成效很快便有所展现。据介绍,当时本地监狱内有一个名为张强(化名)的犯人,因与妻子同犯抢劫罪而入狱。因长期见不到家人且家中失去经济来源,其12岁的女儿正面临辍学困境。

  “当时我们立刻从基金中拨出一笔善款,解决了其就学和生活问题。”李浩表示,随着一段时间的跟进,张强的女儿学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成功考进当地一所中专,还成为校内学生会干部。

  传递乐善精神

  拓宽服务模式

  倾心救助不仅让受助的未成年子女重新回到人生正轨,也使得不少服刑人员坚定了改造信念。

  “原来张强刑期较长,因此存在自暴自弃现象,但在得知女儿生存现状得到良好转变后,其自身服刑态度也积极了许多。”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随着爱心助学帮扶“7基金”工作的持续开展,本地监狱内服刑人员服刑氛围得到了良好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在成立之初,每年定向对符合条件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700元助学善款,而随着运作成效愈发显著,2018年该基金还主动将助学善款额度提升至每人每年1000元。

  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的公益精神还延伸至本地监狱内服刑人员。“这是我在狱内劳动所得,请将这笔钱用在有需要的孩子身上,让他们好好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2018年11月,服刑结束的林岳(化名)在出狱时主动将自己在服刑期间的劳动收入捐出。

  “后续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基金募捐渠道,并探索性联动社会力量,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更多心理支持服务。”李浩表示,项目获得了2018年度佛山公益慈善优秀荣誉让其感到荣幸,后续他们将加强联动,为项目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内容。

  项目简介:

  爱心助学帮扶“7基金”,该项目通过每人每年捐款7元、上不封顶的形式支持基金运作,从而帮助贫困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重返校园,助力其顺利完成学业。

本文地址:http://www.ceezz.cn/article/55207.html
我要发布

留言建议

您对网站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随时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资助信息

感谢您分享政府、企业或者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