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善网! 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 QQ客服 热线咨询:0755-22919446185-7554-6588
爱心会员 7年

分享到:
项目介绍项目进展项目公示

项目背景


社区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依托,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推进和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兴华苑社区是我市最大的廉租房社区,社区总面积13.57万平米,2600余户,58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35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585户、,残疾人470人(精神障碍60人),其余为收入较低人群,是我市特殊困难群体最为集中的社区之一。2015年10月起,保定市莲池区民政局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一一保定市善和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心,围绕社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同时探索“三社联动”服务模式。 截止日前,(兴华苑社区的“三社联动”模式,受到了包括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保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时任保定市市长马誉峰,民政部人事司司长、时任保定市委副书记许立群,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时任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吕晓莉,时任河北省民政厅厅长赵风楼,河北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郭百服,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时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先后莅临兴华苑调研指导工作,并对项目给予了好评。 兴华苑社区于2016年10月被民政部命名为“第二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2017年10月31日召开的第二届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发展与“三社联动”创新实践论坛上,河北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建民在会上发言,将本项目所打造的“三社联动”模式定义为了河北省四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三社联动”模式中的第一种;2017年6月,保定市委改革办将本项目的“三社联动”模式作为一种有推广价值的“嵌入式”“三社联动”模式写入了《中共保定市委改革办关于全市社区治理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建议全市推广;《中国社会工作>(2017年11月下)编辑部以“廉租房社区居民的获得感从何而来一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 “三社联动'创新社区治理的探索”为题,报道了本项目的服务模式。 在河北省首届社会工作年会上,本项目被河北省社会工作促进会专家委员会评为“河北省十佳社会工作项目”。


项目服务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技巧融入本项目打造的五大服务板块,积极整合链接社区内外资源,在深层次和精准化两个维度满足社区弱势群体的服务需求,改善并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助力社区的稳定和谐;/探索社会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发挥党良服务作用;/发掘社区领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并引导发展成可自我管理、自俄服务、自我发展的 自组织”)从而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探索适合廉租房社区的具备本土化特征的“三社联动”服务模式.


2.具体目标

(1)围绕综合服务信息板块,采用社工+义工“两工协作”机制,对社区特殊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开展详细的需求调研,完善服务对象档案,同时打造“分级安全预警板块”和“就失业登记及服务板块”;在项目运作后期,力争为此机制制定一套标准化的评估标准、流程和分析报告模板,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把握社区,社会稳定的有效工具
(2)围绕慈善超市板块,发挥其原有的作用,同时将慈善超市作为社区参与和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整合激励枢纽。|一是发挥慈善超市对贫困人群的救助支持作用。 依托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对社区内极为贫困的居民给予直接的物质救助或链接各类救助平台;同时,采用点卡累计积分的形式,鼓励社区贫困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和社区建设中,用积分换取相关物资;/二是以慈善超市为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电商乎台帮助居民促销组织制作的产品,一定程度上缓解居民面临的贫困问题;/三是实现城乡联动,开展精准扶贫服务。结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的意见》,积极开展城乡联动活动,开展精准扶贫服务.
(3)围绕点单式志愿服务板块,积极挖掘社区领袖和社区义工,打造社区志愿服务组织; 链接社区外部义工队伍,制定点单式志愿服务手册,积极组织义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4)围绕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和培育板块,以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为主要运行机制,积极培育包括扶贫、文体娱乐、志愿服灸等社区社会组织;/同时,发挥社工的专业优势,帮助社会组织制定组织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发展组织成员,最终将社区社会组织打造成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自组织”。
(5)围绕社区营造板块,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逐渐促进社区参与解决自己问题、调整并改善社区关系;发挥居民的潜能,发掘和培养社区的领袖,为社区增能;引导鼓励社区居民餐与社区公共事务,增强邻里互动往来; 培养社区居民间的相互关怀、彼此互济的美德; 发挥社会工作的整合引导优势,参考网格化管理思路,整合社区干部,社区楼层长,义工和党员,打造“2+3”的服务模式,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服务.

(6)积极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老年人(尤其是空巢、独居、失独、残障老人)、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和其他社区困难群体和有需要的个人提供个案、小组服务;在社区开展社区工作,着力优化社区整体环境; 对社区问题采取预防和化解相结合的思路,全面促进社区和谐。


项目服务对象



1.贫困人群服务:对社区内贫困人群进行精准调研、分类建档;对无劳动行为能力人群链接相关慈善资源进行直接救济,对具有劳动行为能力人群,搭建就业失业登记信息平台,发布相关劳动就业信息,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等.
2.儿童青少年服务:围绕儿童青少年在健康成长、人际交往、认知提升、能力培养、社会参与等方面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提供包括个案工作、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拓展、能力提升、兴趣培养等多项服务。
3.老年人服务:围绕社区内失独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康乐、人际互助、兴趣发展、社会参与、义工服务等,使上述人群得以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晚年理想生活。
4.残障人群服务:结合残障人群的特殊需求,协助落实区民政部门针对残障人群的各种福利政策,堤供包括社区康复服务、就业辅导及职业技能培训、残疾人家属服务、社交康乐、居家及社区生活环境改造。




欢迎您访问:

欢迎您访问:

留言建议

您对网站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随时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资助信息

感谢您分享政府、企业或者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