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想要做到资源链接,需要做到以下几步
我现在做事情、给别人做分享,喜欢一个思路就是,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怎么样来开展,本次分享也依据这一个思路来……
社工的能力决定着是否能把服务做专业,而社工所拥有的资源决定着社工是否能把服务面做大。
社区资源是社区工作中解决社区问题和需求的好帮手,社区资源是执行社区方案的有利保障,所以,社工应该具备资源链接的能力,以为社区问题和需求提供更多种解决方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元的服务。
资源链接是我们社工必须掌握的能力,哪怕现在没有能力去资源链接,也要有资源链接这个意识。
第一部分 是什么?
一、资源的概念
资源,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
二、资源的分类
1.资源依据形成方式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
2.社会资源依据形态又分为有形的物质资源与无形的精神资源。有形的资源是人力〈领袖、专家、志愿者〉、物力〈土地、设备、场地、器材〉、财力〈金钱〉;无形的资源是社会价值、意识力量、信念、专业技术、知识概念、社会关系等。
三、社会服务中的资源
在我们社工服务中,资源是社会服务过程中可动员的一切力量,以完成助人策略目标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人力资源
社会工作是做人与人的工作,既需要服务者,有需要服务对象。“人”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资源,人既是社会工作的目标、也是社会工作的能量来源。
社会工作服务一般情况下,社会工作者是很有限的,尤其是针对庞大的服务对象群体,我们的服务人员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广大居民群众都可以是我们的人力资源,邀请党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老师、医生、裁判等来参与社会工作服务,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经费资源
社会工作服务经费来源大体有政府采购、财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企业、个人、组织)、居民捐赠、公益性收入等。
没有钱,没有人,怎么做?人力和经费的确是社会工作服务中重要的资源。
在处理经费的问题时,首先先思考在活动过程中哪些部份需要经费?有没有可以替代的?例如:举办社区运动会所需要之奖品,是否可以由社区中募集,就不需花钱购买。或是在运动会前先办义卖,募集一些经费,并藉此联络居民感情为运动会暖身。
(三)物资资源
很多时候我们去找资源,找物资会比找钱来的更容易一些
因为他们已经购买或者生产过某种物资,一般情况是比再为了某次服务重新申请一笔经费来的更加容易一些。
(四)场地资源
如社区的活动场地,能为我们所用的宣传媒体及社区周边配套设施(商圈、公园、学校、医院等)。
(五)技术资源
组织资源:如基层政府、社区社会组织 (数量、种类、活跃度、竞争力) 辖区企事业单位,共建单位、兴趣型团体等。
文化资源:社区既有的典籍、古迹、文物、社区民俗、艺术等特色传统、社区公约等。
第二部分 为什么?
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多问一句为什么,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寻找资源的时候,你不妨先问自己两个问题:你为什么需要资源?别人为什么提供给你资源?
我们需要评估自己目前所拥有的资源和缺少的资源,同时也要评估资源方可能拥有的资源。
一、你为什么需要资源
当问题及需求超出了我们自身和团队的能力的时候,当我们处理问题和需求受阻时,便需要外部资源为工作提供支持。
我们不能为了寻找资源而寻找资源,如果我们各方面的人财物都很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去找资源会很难。我们有需求的时候才是真正需要资源的时候!但是我们在寻找、挖掘、培养、链接资源却是要贯穿于服务始终。
二、别人为什么提供给你资源
大家都知道,社会工作服务以需求为本,当我们进行资源链接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一下潜在的资源提供方他们有哪些需求呢
了解知晓潜在合作方主营业务、负责人、电话等信息,还有一定要善于分析、了解这个潜在合作方业务方面的短板(痛点)是什么?然后要知道,社工能提供给潜在合作方什么,让他们愿意和社工合作。
一般合作方的需求有以下三种情况:
1.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这个大型企业偏多
2.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中型企业偏多一些
3.实现商品或者服务等的售卖,个体商户、小型企业等
4.完成一些其他的目的
比如说前段时间突然火起来的编程课程,很多组织都在进行免费的编程课程体验,这个时候很多社工机构就抓住了机会,但也有在其中受害的,有的居民反馈课程老师私下向参与者兜售课程、书籍,在课程后期需要买书籍才能够参与学习等
(1)对方的指标量要求,需要对外合作(这一种常见于社会组织等和社工的合作);
(2)对方想(这一种常见于和社工的合作);
(3)对方想通过合作来(这一种常见于个体商户、微小企业和社工的合作)。
第三部分 怎么做?
资源链接并不是简单的听说、看到并将之整理,到我们需要的时候直接去找他们就可以的。前期我们需要去认真的发现及挖掘,然后对资源进行筛选,是否适合用于机构或者服务,更重要的是激发拥有资源的人士,乐意贡献其资源,积极参与到项目中
一、发现资源:
任何人都拥有一些资源
了解人员情况、了解企业概况、了解场地状况、了解服务对象
(一)寻找资源
1.背靠“大树”要资源——方案要好
2.依靠“群众”找资源——关系要铁
3.发挥“智慧”拉资源——人脉要广
(二)发现资源的方法:
分析现有的数据和资料
进行社区调查、访谈时候,收集与资源相关的信息
社区漫步
二、培养资源:
基于问题需求、利用已有条件、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合理资源
三、链接资源:
熟人社会、等级制度、正式身份
1、如果需要资源链接那么先看看身边的同学、朋友有没有相关资源,这个是最高效的。
2、问问社区的志愿者,志愿者一般都有一定的爱心,愿意付出,而且对于社区也是比较熟悉。
3、了解一下本社区以及周边社区是否有相关资源,关于社区资源一定要走出办公室进行了解(和大妈大爷聊聊天,去居民文化广场听居民讲故事,这些都会启发社工的资源链接灵感)。
4、走访相关单位进行资源链接,有的资源方可能会问及来访者身份,社工在去沟通的时候一定要事先预约,最好是通过利益相关方介绍的方式去链接资源。
5、迫不得已的时候去网上看看,然后电话咨询,最后面谈。
被拒心理建设、摸清合作动机、洽谈合作方式、达成互惠互利
四、筛选资源
1.实地考察辨真伪——前提
2.交流沟通定合作——途径
3.协商一致促双赢——目的
五、资源链接的注意事项
1、如果有很正式的合作洽谈,一定要穿着得体,带好自己的名片以及相关资料,在和合作方约时间的时候,不要约在上班前下班后,以及节假日。
2、社工的伦理要求是底线,绝对不可触碰。
3、假如洽谈不成,或者不合适,也要表示一下对对方的感谢。
4、要有专门的社工接待合作方。
5、对于合作方没有按着协议书的要求来操作要有应对措施,对于造成不好的影响,要有公关的说明以及对合作方的相应惩戒。
六、利用资源:
勤俭节约、合理配置、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七、维护资源:
勤沟通,常联系;重承诺,守原则;达共识,促合作;求双赢,谋发展。
八、建立资源库
对于合作过的资源方,一定要维护,因为以后还会用到,哪怕以后不合作,社工也要表达谢意和尊重,毕竟社工更是一种社会符号。
随着和各方合作的增多,社工要有一种认识,建立资源库(分类、汇总),这个资源库,将大大提高社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为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做了最坚实的基础。
机构资源:儿童福利院、救助管理站、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服务机构、各类基金会
社区资源:社区居委会、社区医院、社区组织、社区单位、社区民警、社区骨干
学校资源:学校校长、学校辅导员、班主任、心理老师、学校场地、信息资源
政府资源:党政机关、民政部门、各级妇联、教育专家、各类政策、关工委
第四部分 怎么样?
第四步:合作延续深化
一次性的资助容易达成,但长效的合作如何才能达成能:
活动常规化:大部分的社会服务出资方都较为喜欢常规化的资助活动,因为常规化的活动更具有品牌效应,更具宣传效果。机构不妨将某些有意义的活动常规化,并与实力较强,有资助社会服务的习惯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采用冠名等方式,维持活动资源。
成果挖掘:与企业的合作应该不断地深化,对现有的服务成效和服务价值进行挖掘提升和包装。例如慈善会与邮政局合作的孝心礼包项目,透过对项目成果的提升包装,激发了邮政局内部员工的使命感,挖掘了员工的正面形象,提升了员工对企业,对项目的认同感,达到了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目的,强化了企业负责人及员工资助及参与计划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