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善网! 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 QQ客服 热线咨询:0755-22919446185-7554-6588
爱心会员 7年

首页机构新闻

机构新闻

作为上海市民文化节的活动之一 ——上海影评学会举办《建党百年红色经典艺术电影讲座》

来源:作者:上海电影评论学会时间:2021-04-22 15:03:02浏览:606次

    2021420下午13:30星泰居委举行上海市民文化节活动《建党百年红色经典艺术电影系列讲座》。主讲的是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黄一庆。

    2021年共产党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中华民族在经历了这百年的风雨之后再度崛起。而其中支撑着中国不断发展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这是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进而形成了一个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这个谱系包含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劳模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而这次讲座主要分析了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内涵丰富。这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黄一庆的讲述从描述这场战争的红色经典影片《英雄儿女》展开。该片讲述的是71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进行的第一次出境作战,也是我军建军史上与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军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在这一时期,不少文艺作品次第涌现,在战火中创作并为人们带来无穷精神力量。更为罕见的是无数文艺工作者奔向火热的战场,亲身体验,用艺术创作讴歌英雄,赞颂士兵,生产了一大批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英雄儿女》无论是主人公王成的英雄形象,还是那一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经典台词,抑或是在当时广为传唱的电影插曲《英雄赞歌》,都为一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时代记忆,让那份炽热的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伴随影像流传至今。在当下,再次讲述这部电影幕后的故事,依然让许多居民感受到影片散发的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19523月开始,文艺工作者深入部队、赶赴朝鲜。巴金第一次在朝鲜战场待了7个月,后来在停战后,他还曾在朝鲜城乡继续生活了5个月。1961年,也就是踏上朝鲜战场九年之后,巴金应《上海文学》约稿,完成了《团圆》。小说原作以通讯形式,讲述在朝鲜战场上父女团圆的感人故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沉淀,写作过程可谓一气呵成。父女情、兄妹情、战友情成为作品聚焦的重点。《团圆》是巴金情感厚积薄发的典型文本。而情感背后是真实的力量,是用常识理性叙写战争故事,描绘英雄人物,处理戏剧化的矛盾和冲突。今天让人读来仍会热泪盈眶。电影《英雄儿女》在剧本阶段,曾名为《他乡遇故知》,当时主管电影的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和电影局局长陈荒煤等看后表示满意,认为是“很重要”的题材,不过片名可用影片所改编的巴金原小说的名字“团圆”。而其中王成的扮演者刘世龙曾参演多部舞台剧,后被保送进入专业戏剧学院学习,演艺经验十分丰富。当电影导演武兆堤向厂领导介绍刘世龙这位主演人选时,一度被呛:“王成这个角色在戏中分量这么重,你得找一个个子大的、气质能撑得住场面的人才行,刘世龙顶多只能演一个战士。”导演武兆堤并不这样看,他认为王成这个人物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最终,武兆堤大胆起用刘世龙。刘世龙用饱含激情的表演让王成成为了红色电影中的经典角色。

    片中的两个经典段落“向我开炮”和“英雄赞歌”,许多老观众的回忆一下子被勾起,现场气氛热烈,部分社区居民跟着一起唱。

    20201019日,习近平强调,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02010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缅怀过去,展望未来。用讲座的形式重新认识共产党精神,进一步激发社区居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向共产党献上生日祝福,也让这种精神伴随着我们将未来的路走得更加平稳致远。

欢迎您访问:

欢迎您访问:

留言建议

您对网站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随时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资助信息

感谢您分享政府、企业或者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