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有这么一群身着志愿蓝和义工红,臂带红袖章,手持测温枪,面戴口罩的志愿者,他们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在社区的角角落落,需社区之所需,急居民之所急,为做好疫情防控不停地奔波着、忙碌着,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就是——微众汇爱心公益联盟社区服务志愿者。
志愿者们都是经过报名、审查、筛选、培训后方可上岗,这一系列的过程,浸透了赵欣会长和张玉琢部长太多的精力和汗水。赵会长除了正常的工作外,牺牲大量的业余休息和陪家人、孩子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务上,为亮明志愿者,按照上级规定,统一志愿者着装。张部长作为一名女性,既要照顾家人,还要做好志愿服务,经常是挑灯夜战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记录、核实大家的志愿工时和活动时间。他们的付出换来了志愿者顺利上岗,不仅得到社区的表扬,而且更深受居民们的认可和夸赞。
微众汇爱心公益联盟社区志愿服务队由老中青少四代人组成,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其中有退休的老党员,有在岗的企业职工,还有大学的学生等,面对疫情,志愿者服务就像一缕阳光,驱散凛冽的寒冬,给居民带来温暖。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群策群力,冲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爱温暖着大家,使得居民安了心。
情,徐京美、王红生、聂淑荣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坚守在社区防控工作的最前沿,进行排查、登记、测量体温、楼道消毒、统计外出人员等。志愿者蔡连华、李伟、唐秀芬、班朝侠、张维梅、张建利积极落实敲门行动,奔波在社区里,逐户的入户登记人员流动情况。家住五棵松桥东的志愿者管秀萍,是一名老党员,除了值守公交车引导员的工作外,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在抗击疫情一线忙碌,她每天晚上还志愿参加社区的执勤工作。她说:“尽自己所能吧。”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微众汇爱心公益联盟的上级单位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枢纽作用,发动社会上韩红、小米等爱心团队在集美广场为大家捐赠了大量的护目镜、口罩等抗疫防护物资,并于6月24日下午在赵会长和张部长的科学合理部署安排下,准时到达现场领取,在端午节当日发放到志愿者手中。大家纷纷表示,感谢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各级领导的关心呵护,并对志愿者抗疫服务的高度赞扬,志愿者也会把这种关爱化作为志愿服务的动力,再接再厉,守护好首都的安全稳定。
疫情期间,赵会长和张部长积极发出倡议,动员党员志愿者行动,自己带头慷慨解囊,身边的志愿者也纷纷为疫情防控献出自己的爱心。在社区志愿前期,赵会长和张部长每天都要组织志愿者召开岗前会议,根据每天的调整和变化制定工作安排,遇到难题,总要和大家通气商量,逐一分析查找薄弱环节,抓早抓小苗头,坚决果断有力处置。
期间,崔成启、李香玉和车永河、赵淑英组成了两对夫妻志愿岗,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在志愿服务期间,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和迅速胜任工作,除了虚心的请教社区工作人员,熟悉整套志愿流程。每天志愿活动结束后,总要在一起探讨、研究,补齐短板,推广好的做法。
经过56天的坚守和把关,疫情得以全面控制,在此,响应上级号召,抽调部分志愿者转战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岗位,志愿者们难舍难分,坚定“若有需、必召回”。在疫情再次升级时,为了方便工作,赵会长和张部长绞尽脑汁的想办法,要求大家配合社区,建立起了居民微信群,及时发布政府决定、各项政策与居民需求信息,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张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在疫情最为严重时,他身兼数职,既要做好京客隆超市理货工作,还要服务好社区志愿工作,为身边志愿者做出了榜样表率作用。面对医学观察隔离、孤寡病残家庭,张戈还配合社区主动将生活必需品送货上门。社区接待、社区巡逻、团购配送、居民情况摸查、小区消毒、社区机动工作……志愿者们履职尽责,真抓严管,确保做到当好社区疫情防控“宣传员”,防疫“守门员”,居民生活的“服务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员”。
张进宝是队伍中最年长的一位老党员,他服务于最偏僻的志愿岗位上,服务时间最长,但他认真无私的工作态度和昂扬饱满的劲头值得大家为他点赞。志愿服务期间,他一边记录居民的诉求,一边不厌其烦地解释,不但要宣传好政府规定要求,还要特殊事情特殊办理,遇到棘手的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报告社区领导解决。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岗位坚守,无论是解决协调,还是独当一面,他脸上时常挂着微笑,他常说:“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是他一贯的信条,将问题不隔夜,一个个解决在萌芽状态,才能对得住志愿者这个光荣的称呼”。
疫情当前,源于无数个微众汇爱心公益联盟社区服务志愿者心怀信念,贡献着自己的一份热度,不管是在风雪交加的夜晚还是炎炎夏日,大家都义无反顾,主动要求多排班,站岗执勤。虽然疫情可怕,社区作为城市空间的最小单元,加之人员流动大,恰是志愿者们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民防民治的严密防线,使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才使得一群同住一个家园却互不认识的居民更加的团结、更加的和谐。
作者:申琳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