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以《条例》实施为契机,“五一”节日期间,微众汇爱心公益联盟受绿景盛世(北京)科技环保有限公司委托,于2020年4月30日至5月5日,由57名志愿者按地域分成6组,在各组组长的带领下,分别在西城区的白纸坊、金融街、月坛、椿树、大栅栏、天桥、朝阳区的安贞、东湖、南磨房等十多个街道,开展了进社区、摆展台、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与居民面对面指导等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活动前期,微众汇爱心公益联盟秘书长吴艳琴多次与绿景盛世(北京)科技环保有限公司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洽谈,就搞好这次垃圾分类活动的方案拟定、物资准备、活动策划以及注意事项达成共识,并召集志愿者队长开会,详细的阐述了活动的重要意义,解读了《条例》的内容,合理部署人员分工。会长赵欣亲自指挥宣传部,做出关于如何垃圾分类的App,督促并叮嘱参与宣传的志愿者进行线上“微课堂”学习,线下宣传互动的形式搞好培训,传播《条例》最新内容,发扬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带动父母及身边的人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副会长范京福更是发挥自己的强项,以个人魅力在短短的十几个小时里,招募到44多名志愿者,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走进社区,向居民传播《条例》新规,讲解垃圾分类要点和宣传口径,逐一从“为什么分类”、“如何分类”、“收运处理”、“分类倡议”四个方面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在白纸坊街道,居民们与志愿者就“垃圾分类与环保”这一话题展开了畅所欲言,志愿者宣传员采取举例子的方法,用接地气的语言,向居民说明垃圾处理现状及危害,环境污染与参与环保的重要性,让在场的每一位居民拍手叫好。在白纸坊街道,居民们对志愿者宣传垃圾分类感到高兴,连连点头支持,并说,这是好事,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宣传员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一一发放到居民手中,并表明,如今垃圾回收并非技术问题,而是人们要有较强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才能建设美好绿色生态家园。
此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秘书长吴艳琴身兼数职,经常是挑灯夜战,加班至深夜,除了排班布岗,还要在每天晚上统计活动当天的服务人次,总结居民提出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上报志愿服务的情况等。这次活动,在短短的6天的时间里,参与宣传的志愿者达343人次,受众居民上万人,发放宣传页近万张……通过宣传,大家看到了明显的成效,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普及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塑造了垃圾分类的形象,增强了低碳环保的意识,影响了身边更多民民的自觉自发行为,营造了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来。此次活动的实施,负责现场指挥的崔成启可是功不可没,每晚当排班表出来后,他马上和第二天当班的志愿者联系,尤其是新人,耐心的告知行车路线,准备第二天的工服,宣传资料等,为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他放弃了午休,奔走于15公里外的仓库领取工服、到公司领取宣传页,给各组备齐宣传装备等等,不单这些,他还以多年参与垃圾分类宣传的经验,对新人进行面对面的传、帮、带,亲自示范,鼓励新人放下顾虑,大胆开口宣传,在他的带动下,短短的几天功夫,各岗位上的志愿者,俨然成了各社区的明星,他们所到之处,居民围着争相提问,热情高涨,一不小心还圈粉儿无数,真是名副其实的垃圾分类宣传员。
总之,垃圾分类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凝聚共识,认真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意义,身体力行执行垃圾分类政策,树立绿色环保观念,时刻提醒自己和周围的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把垃圾分类做实、做细、做到位。
作者:申琳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