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零点的最后一次钟声,时间这列永不返程的“高铁”快速驶离了2018年而驶入了2019年。
习近平主席在今晚的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顾2018年安徽阳光残障人士服务中心所走过的每一步,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所说的“2018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
2018年,安徽阳光残障人士服务中心全体成员,勿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进取,无私奉献,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根据团队的使命,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合肥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同时一如既往地关注困境中的残障家庭,积极组织助残济困活动,承接政府的社区自治助困融合创投项目,为改善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邻里间的融合守望,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过去的2018年,是合肥无障碍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安徽阳光残障人士服务中心除了继续高频率考察合肥市大中型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使合肥市的无障碍倡导工作保持常态化,继续制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以外,还在合肥市政府无障碍办公室、合肥市残联的支持下,策划、组织了三次合肥市政府多部门与残障朋友代表坐在一起面对面共商完善合肥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之策,即4月27日的“完善合肥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建设座谈会”、5月16日的“合肥市第五次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座谈会”、12月25日的“完善合肥轨道交通站点外围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座谈会”等,这三次会议为促进合肥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特别是合肥轨道交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 2016年12月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开始,通过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合肥市政府无障碍办公室、合肥市残联的支持下,在合肥轨道公司的积极配合下,2018年合肥轨道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解决了四个问题:
一 、通过可移动坡道解决了因为车厢与站台高度差轮椅上车难的问题
二、轨道公司收回了久拖未建的轨道1号线紫庐站无障碍电梯的建设权,并于2018年11月28日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投入使用。
三、新建好投入使用的紫庐站无障碍电梯通过残障朋友的体验发现电梯门前没有平台,轮椅无法在电梯门前停放,以轮椅代步的残障朋友几乎不能使用。很快,通过安徽阳光残障人士服务中心与合肥轨道公司的紧急协调,该平台于2018年12月29日完成了建设任务,并即将投入使用。
四、2018年12月25日“完善合肥轨道交通站点外围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开启对轨道交通站点外围无障碍环境的治理工作。
轨道交通完善的无障碍设施,特别适合残障朋友的出行,将能够促进残障群体的社会融入,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是实现残障群体小康生活的物质基础。
合肥轨道交通的建设刚开始起步,更早地关注其无障碍设施建设,能使其无障碍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减少改造,节约资源,以实现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的良性建设。
2018年安徽阳光残障人士服务中心在做好无障碍倡导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使命的另外一项任务,那就是助残济困,关注残障群体的生活状况。2018年我们积极为爱心企业或爱心人士搭建平台,或使用政府的微创投项目经费,总之,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为贫困残障家庭提供帮助。如,2018年1月25日合肥大雪纷飞,安徽阳光残障人士服务中心派出志愿者冒着大雪,带上米、油、蔬菜等基本生活品慰问了八户贫困残障家庭、孤寡空巢老人等;2018年3月17日、5月4日、9月15日等分别三次协调爱心企业救助了三十多户贫困残障家庭;2018年12月18日我们仅一天的时间就向合肥市一百四十多户二级以上重度残障贫困家庭提供了700多公斤的营养大米等。包括社区的在内,2018年安徽阳光残障人士服务中心共组织策划了约二十次助残济困活动,救助贫困残障家庭或贫困老人约五百余人。
在刚过去的2018年,据不完全统计,因受到安徽阳光残障人士服务中的救助,或通过无障碍倡导受益的市民,应该达到近万人次。
2018年已经过去,回顾2018年安徽阳光残障人士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省、市、区残联的指导和广大残障朋友的支持。展望2019年,我们将依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精神为中心,团结广大残障朋友,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为促进残障群体的社会融入,全面实现残障群体的小康生活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责任编辑:武金刚
活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