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善网! 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 QQ客服 热线咨询:0755-22919446185-7554-6588
首页新闻资讯>专家视野

专家视野

视点 | 项先冬:从“公益人”到“公益人才”,我们需要什么?

来源:CFF2008作者:项先冬时间:2021-12-16 11:37:34浏览:1422次

编者按: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以下简称“2021年会”)于11月22日—24日在线上举办,主题为“迈上新征程的中国基金会”。

本文为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项先冬在闭幕主论坛“年会观察”环节,围绕“新征程上,基金会的使命与行动”的话题,从公益行业人才培养角度切入的分享。

项先冬

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

大家好,我是项先冬。还有一个多月,就是我踏入公益行业的第十年。作为职业公益人,过往的九年里,我曾加入友成基金会小鹰计划,深入一线公益组织,经历一场场艰难与感动;去到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在教育公益领域中,不断迎接试炼与挑战;接着一路南下,来到了如今的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探寻与发展基金会的金融属性。这一路,我也作为受益者,见证了公益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发展。这也成为了观察本次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的切入口。

得益于行业前辈们的建设,让我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遇见了最有力的支持。从开启公益之路的小鹰计划,到赋能青年成长的SEED Fellowship,为我打开了有效公益这扇窗。从陪伴新任秘书长成长的鸿鹄计划,到支持公益人在职读研的梁秀基金,让我在公益路上,拥有了更多的信心与勇气。此外,行业内还有银杏计划、猎鹰计划、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乔治城大学非营利组织领导人进修项目等培训,为公益人提供了多元选择与精准支持。

相比十年前,支持公益人才发展的培训体系,已在行业内逐渐成型。这些不仅能满足想要自我发展的公益个人,而且可以为缺乏内部管理层培训体系的公益机构,提供有效补充。

当我们在呼喊公益人才发展支持还不够的时候,我们也要看看是否真的善用了社会资源。比如说,清华大学的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项目,在多年前,就开设一个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方向,可以说专为公益人开设的,每年计划招生30名。然而,实际入学的人数,不足招生计划的一半。

在公益人成长资源越来越丰富的当下,当我们谈“公益人才发展”时,不禁自问,公益人真正需要发展的是什么?

对于立志要在公益行业深耕的公益人而言,我觉得必须要了解中国的慈善底蕴,若不是看到周秋光老师的专访,我真的以为基金会在中国只有40年的历史。我们这一代公益人,要能通过回溯漫长的中国慈善史,刷新慈善认知,发展出中国的公益理念与文化。

当我们谈“公益人才发展”时,我们还要在谈谈,发展是为了谁?又是谁在决定着公益人才发展?前一个问题,或许大家和我一样,会有多个不同层次的答案。后一个问题,我只有一个答案。公益人能否发展为人才,关键还是在个人,是否有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与学习力。公益的方法、理念和工具,行业培训都有了,但这些就够了吗?我们会不会还缺失了一些必要的东西?

而我所见到的缺失,不是宏观的理念、未来的空间、行业人才的不足;而是职场通用的基础素养:如何理解他人想法、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写好方案、如何安排日常工作,很多一线公益人缺少这样基础的职业训练。而这些,在商业领域已有很成熟的训练方式,却又有多少公益组织却还在从零摸索。

公益人,也要更多的学习商业领域的创新理念、有效方法和成熟工具,通过理解、吸收与整合,更好的发展自己,更有效的实现公益使命。我相信,商业领域的培训学习,可以成为支持公益人才发展的加速器。

回到眼下,当现有的团队人员能力,不足以支持机构发展需求时,我们还可以怎么办?数字化或许是一个弥补团队人员能力不足的有效手段。然而,数字化对于基金会的意义而言,绝不仅限于此。数字化是什么?在我看来,数字化是一张从手工作坊通向现代基金会的门票;是在第三次分配背景下,让大多数基金会从气氛组到撸起袖子一起干的入场券。

没有足够的人才,又没有数字化,10倍速的机遇来了,我们又能怎样?若有了人才,又有了数字化,我们又该怎样?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王名院长曾说过,现代基金会的核心是留本用息。在第三次分配赋予公益行业的时代机遇中,我们能否通过创新慈善资产信托化等公益机制,造就一批具有金融属性的现代基金会,把有限的财富变成无限的财富,实现财富永续。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基金会才能真正成为公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而第三次分配,对于基金会的价值,不仅仅是社会资源汇聚与配置。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运用这个契机,更广泛的普及公益慈善理念,唤醒更多公众的善意,少一些道德包袱,多一些对公益的认同;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不论是成为志愿者或公益人才,还是投入时间或技术,一起推动基金会生态成长,成长为丰富多彩的热带雨林;我们要努力让基金会行业成为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光与热。

我相信,当我们怀抱信心与耐心,慢慢来时,基金会行业才会比较快地走进时代舞台。

以上是我的观察与思考,与大家一起探讨与交流。谢谢!

我要发布

留言建议

您对网站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随时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资助信息

感谢您分享政府、企业或者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