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善网! 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 QQ客服 热线咨询:0755-22919446185-7554-6588
分享到:
项目介绍项目进展结项公示

一、项目背景

非遗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非遗传承人,堪称是各派武功的“掌门人”,他们是非遗文化的活的载体。传承人对非遗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走访调研发现,他们大多数年龄较大,收入较低,面对非遗传承表现出很多的无奈和伤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挤压,年轻从业者稀少,许多优秀的非遗文化濒临消亡和断代的危机。

本着“人本、创新、专业、融合的价值观,基金会立足于人的帮扶来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特推出“非遗传承助力计划”项目,旨在通过资助鼓励传承人积极创作、培训、传播,挽救非遗脱离失传的危机。


本项目主要面向上海市兼顾其对口支援地区(即云南省、贵州遵义市、青海果洛州、湖北夷陵区、重庆万州区、西藏日喀则、新疆喀什及克拉玛依地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给予资助。项目长期开展,每年受助人数不定。当年具体受益人数视捐赠收入情况酌量增减。

二、项目目标

1、激发提升非遗传承人的创作热情,提升创作品质;

2、激励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培训和公益活动;

3、提高社会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认知度;

4、传播非遗作品,让更多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三、项目内容

1、受益人筛选标准

本项目旨在资助经过文化旅游部门正式认定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的非遗传承人,按照如下标准筛选和确定受益对象:

(1)获得政府正式认定的非遗传承人;

(2)身体健康,能够非遗创作、传承培训;

(3)热心参与公益传播活动;

(4)低收入或从未获得过政府补贴的优先;

2、受益人筛选程序

(1)筛选传承人的渠道主要依靠保护单位或传承人自行申请,业内专家或本会理事会推荐。

(2)基金会项目部收到申请资料后,由秘书处予以初审,之后报理事会审议表决确定最终受益人名单及具体资助金额。

3、资助数量、方式、标准及拨付

(1)资助数量:年度资助人数不限,具体数量由理事会审议表决确定;

(2)资助方式:以资金资助为主,培训、传播等其他方式支持为辅; 

(3)资助标准:个人具体受助金额不定,依照申请人实际需求及收入水平核定。原则上资助金不超过5万元/人/年,签署资助协议; 特殊需求的申请,一事一议由秘书处报请理事会表决审定,签署资助协议,约定双方权责

(4)资助拨付:遵照理事会审批的实际金额依照资助协议转账至被资助人指定的账户,专款专用。举行资助仪式;

(5)资助追踪:对每一受助者建立档案,专人跟踪资助金使用及资助成果呈现情况; 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金且未事先取得资金使用变更审批者,基金会有权要求其返还资助金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四、项目资助案例

1、马头琴资助

             (段廷俊在资助仪式上讲话)

段廷俊先生,1949年7月出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地区,自幼喜爱蒙古族音乐。1971年6月,他进入了呼和浩特市民族乐器厂制作蒙古族传乐器。1976年,成功研制已经失传很久的蒙古族弹拨乐器——火不思,获得了文化部科技进步奖。1983年,改革梧桐木面中音马头琴并取得成功。随后,他又与他人合作相继完成了木面高音马头琴、中音马头琴、次中音马头琴、低音马头琴、贝低音马头琴、金属弦(四弦)低音马头琴、金属弦(四弦)贝低音马头琴的试制工作,并进行了七声部的改革,使马头琴演奏的音乐旋律交响化。2015年 基金会资助了他16万元 用于马头琴制作创新和传承。

            (非遗资助--马头琴大师段廷俊)

    (段廷俊正在向徒弟传授马头琴演奏技艺)

2、陶艺资助


                (丁文龙与他的陶艺作品)

丁文龙,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古月陶舍创办人。作为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擅长人物群塑。每件作品都蕴含着妙趣横生的故事,个人作品多次获奖。他酷爱美术创作,自幼身处于这种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耳濡目染。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萌生了用陶泥去捕捉、塑造、记录那些生活中一个个美好的瞬间的想法。他的作品造型夸张,朴实敦厚,形象生动呈现出各种丰富多彩的瞬间并积极地传播给每个追求美的享受的人,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陶艺散发出来的那种粗犷而质朴、细腻而绝伦的独特魅力。

                (丁文龙创作的古月陶舍)

在与丁文龙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他对于陶艺的传承表现出一些无奈。他说,现代社会对于陶瓷和琉璃艺术的市场反响比较好,像代表传统文化的陶泥艺术却逐渐的被市场所冷落。目前的困境是,从事传统陶艺创作的人越来越少。老一辈匠人慢慢减少,年轻一代又缺乏传承,断代现象比较严重。

2018年12月,作为一家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议题的基金会,上海普兰文化艺术基金会审时度势及时拨出了善款81250元资助丁文龙将陶艺传承下去。基金会的资助旨在激发他的创作热情,鼓励他积极的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及时挽救逐渐“没落”的非遗技艺于危难之中。   

                 (丁文龙正在陶艺创作)

五、项目资助工作计划

(1)、每年1-9月接受非遗传承资助申请或推荐;

(2)、每年10-11月基金会秘书处、理事会筛选确定受益人;

(3)、每年12月25日前,完成资助拨付并撰写项目年度工作报告;

(4)、第二年6月30日前,跟踪资助成果,适项目实际情况举行资助成果展;

六、资助申请方式

每年9月30日18:00前, 扫码在线填写提交。


关于我们

上海普兰文化艺术基金会于2014年9月22日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成立,是一家文化领域的非公募基金会。前身为上海北纬三十一度文化艺术基金会,2018年11月22日变更为上海普兰文化艺术基金会。基金会宗旨是筹措文化艺术发展资金,资助公益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扶持文化人才,促进文化交流,致力于推进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自成立以来,开展了非遗文化传承人资助计划,文化艺术交流会,青少年非遗文化教育等项目。


愿景:文化共荣,百花齐放

使命:扶持文艺人才,助力文艺发展

价值观:人本、创新、专业、融合


公益合作咨询:

联系人:张先生    电话:021-60653943  

扫码关注我们:


扫码成为志愿者

留言建议

您对网站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随时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资助信息

感谢您分享政府、企业或者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