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善网! 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 QQ客服 热线咨询:0755-22919446185-7554-6588
分享到:
项目介绍项目进展结项公示
一、环境背景
中国近海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无序开发,使得海洋早已不堪重负:重化工产业遍布海岸线,滩涂海湾被大规模围填造陆,海岸快速水泥化、人工化,渔业资源几近枯竭,海洋纳污自净能力、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下降。
 
二、项目原因
在2010年的“蓝丝带海洋环保中国行”活动中,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海洋环境问题具有整体性,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很容易被扩大,每一段海岸线都需要得到监测。
2、海洋环境问题具有时效性,越早发现问题,就越好处理,越晚发现问题,处理的成本和难度就越大。
3、海岸生态环境情况,与是否有监管,监管力度的强弱有直接关系。
4、中国有1.8万余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万余公里的岛屿海岸线,出于合理利用行政资源的考虑,政府部门无法对每一公里海岸都进行长期的环境监测,这一部分必须由民间环保力量来解决。
5、民间有大量的海洋环保热心人士与企业,但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致使巨大的民间环保力量被分散,环保效果收效甚微。
 
三、项目意义
1、配合国家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实施。
2、整合民间海洋环保资源,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活动。
3、及时发现海岸环境问题,使海洋伤害程度最小化。
4、协助海洋规划部门对海岸带进行适当利用,做到既保护资源与环境,又能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5、为管理部门保护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提供所需的完整全面的信息。
6、为海洋保护专家和科研机构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协助。
7、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海洋环境的活动中来,实现全民环保。
 
四、海洋卫士工作职责
1、环保宣传。
海洋卫士在所属的海岸线上开展常规的海洋科普知识宣传,组织环保宣传活动并将资料上传海洋卫士网站数据库。
2、环境信息搜集管理。
在专家的培训指导下对海岸生态环境实行分类管理监测及信息采集反馈,检测陆源、海岸功能设施建设项目、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等等并将资料上传海洋卫士网站数据库。
3、资源信息搜集管理。
通过在专家的培训指导下对海岸带生态资源的调查,包括海岸带和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将资料上传海洋卫士网站数据库。
4、开展常规的监测与监视规范活动。
全面监视近岸海域及其所属海域内的各类活动及突发事件,密切关注沿海生态系统的生态变化并将资料上传海洋卫士网站数据库。
5、科技与调查管理。
为协会专家组织海岸带科技重大项目、加强海岸带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提供协助并将资料上传海洋卫士网站数据库。
6、对于所在海域被侵犯、侵占、损害和破坏等行为,独立开展或者配合协会进行调查,呈报相关管理机构依法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保障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安全并将资料上传海洋卫士网站数据库。
 
五、海洋卫士网站简介
海洋卫士网站是从我国海岸带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角度出发,将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相融合再加以体现的一个信息平台。项目将建设应用集成“动态数字海岸”来提高海岸带生态环境的监测与掌握,推动海岸带科学研究与信息化协同工作环境的有效集成与交融。
动态数字海岸信息系统
1、海岸带信息的数字化。将海洋卫士采集的不同信息源和不同属性的各类海岸带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以基础地理、环境、资源、经济、管理等为主题的,分类的、归纳的、统一的,标准的,易于理解和使用的海岸带基础数据库。
2、海岸带生态系统信息的网络化。即建立海洋卫士网站,采取实时信息采集与传输网络、统计信息网络和海洋管理信息网络。
3、海岸带基础信息服务的社会化。通过开发海岸带基础性、公益性信息资源,促进海岸带信息产业化进程,不仅实现在相关的海洋管理部门、沿海地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海洋生态环境专家,海洋卫士志愿者间实现资源共享,而且要实现社会普通民众共享、大众参与。海洋卫士网站将实现信息系统是由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与更新和信息应用四部分组成。最终实现“数字海岸带”的宏伟目标。
海岸带信息系统
海洋卫士项目将建立相关数据库。
可对海岸带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可以通过观测、遥感、实地考察等措施获取基础数据并建立相关的数据库。
海洋卫士项目的技术支持系统。
从硬件方面来看:一是海洋卫士网站将海量数据存储、处理与传输逐步变成可能;二是相关数值可以在计算机上开发并运行并呈现。从软件方面来看,除了常规的数理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之外,数据同化与融合技术、图形图像技术、数据库和专家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进展与突破对海洋卫士网站海岸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资源的调查、管理与开发。
海洋卫士项目海岸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相关海域的规划、开发与保护,建立和完善海洋综合信息系统。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周围环境和资源保护。
 
六、项目实施指导思想
1、强调海岸带生态环境调查的动态性:
国内海岸带生态环境调查的历史资料都有一定的年限性,并且开展都是一次性调查活动,因此调查要讲究可持续性,对所开展生态环境调查对象实施动态连续的调查并及时记录更新信息,分门别类地建立对应的历史信息资料库。
2、找准管理的重点,区域管理带动整体:
目前在国内,短时间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海洋卫士海岸带管理信息系统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在地方根据各自海岸带的区域性特征找准管理的重点进行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在获得丰富的经验之后,再进行推广。主要包括:制定和实施政策、策略和行动计划,监测进展情况以及评价影响。以海洋卫士海岸带区域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带动我国全部海岸带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3、完善海洋卫士职能配置,强化对外交流合作:
在当前我国精简政府机构、压缩编制数量和减少经费开支的宏观背景下,政府部门对于全方位、多层次的实现跨行政区或跨领域的管理则更困难。相对来说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在这方面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与海岸事务有关的问题上实现与政府的协调,与企业的合作,与相同职能的公益组织的交流合作上实现统一活动、统一规划和统一协调及信息共享,提高运作效率。
4、拓宽公众参与的途径:
提高公众参与海岸带生态环境科学管理的能力,必须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公众、团体和组织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海岸带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的进程。在海洋卫士的招募方案中就明确提出,欢迎个人、家庭、团体加入到海洋卫士中来。公众支持将有益于增强从事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的对象对海岸带特性和价值的认识,还能提供一个有益的协商和协调机制。海岸带管理的公众参与能有效解决在开展海洋卫士活动在意识、能力、途径和对象四个方面的问题。
 


留言建议

您对网站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随时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资助信息

感谢您分享政府、企业或者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