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确保资助育人工作的时效性和长效性,帮助受助学生成长成才。
精心组织 丰富资助育人工作形式
一是开展励志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社会类奖助学金的激励导向作用,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获奖学生个人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刻苦学习;开展“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比赛、“感之所及恩必所言”感恩歌词改编大赛,以及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写感谢信等主题活动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做好受助学生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二是开展资助诚信教育月活动。增设《现代征信学》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推进校园信用文化建设;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倡导契约精神,及时履行国家助学贷款合同,将诚信教育转化为大学生行为自觉。三是做好受助学生公益社团化管理。将各类奖助学金获奖学生纳入阳光团工委、爱心社等公益社团组织,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并作好爱心实践活动记录,进一步加强考核管理。重视发挥学生骨干作用,以学生会实践部和阳光团工委为主要抓手,同时借力胡氏助学金爱心社,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助后教育从课堂上拓展到课堂外,将回馈社会的理念灌输到每一名受助学生心中。
搭建平台 提升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
一是搭建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平台。辅导员利用寒暑假分赴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对部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家庭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和受助需求,为精准资助提供可靠的一手资料。同时,与家长深入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职业规划;关心关注建档立卡、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等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就业并提供一定帮扶,保证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全员就业;通过提供免费培训班等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解决学习困难,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二是建立资助工作宣传长效机制。依托网站、官方微信、易班等平台线上通知,确保前期宣传工作全覆盖;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榜样在身边”等系列活动,搭建学术成果展示平台,线上线下多途径、全范围宣传获奖学生先进事迹,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创先争优意识,以资助为纽带推进优良学风建设。
持续学习 保证资助育人工作长效性
持续学习贯彻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好资助育人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对帮扶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坚持做细做实学生资助工作,力争实现资助对象精准、标准精准、资金发放精准,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进行“精神帮助”,切实发挥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三是坚持开拓思路,主动谋划,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在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等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实习编辑:张冬燕 审核:刁巧燕)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