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善网! 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 QQ客服 热线咨询:0755-22919446185-7554-6588
首页新闻资讯>机构新闻

机构新闻

逾74万人“行通济”祈福

来源:网易新闻作者:佛山市绿色家园环境保护促进中心时间:2018-05-03 11:25:02浏览:525次

逾74万人“行通济”祈福

    正月十五74.36万人“行通济”。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行通济,冇闭翳”。3月2日元宵佳节,佛山迎来一年一度的“行通济”民俗祈福活动,74.36万人手举金色风车、提着生菜,走过全长32米的通济桥,为新的一年祈福。

    当天上午10时许,佛山市委书记鲁毅与20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12个方阵一起,从市政府巡游到通济桥,共同参与“温爱佛山——元宵慈善文化人人行”活动,并在济世广场(生菜池)小舞台带头捐款,以弘扬慈善文化,拉开一年一度的“行通济”序幕。

    “‘行通济’在佛山有很多年传统,希望大家按照‘温爱佛山,慈善之城’一起努力,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好,把社会环境搞好。”鲁毅表达了对佛山的美好祝愿。

    温爱佛山公益慈善系列活动始办于2012年,旨在结合“行通济”民俗活动,重点组织公益慈善组织和企业义工组织参与,为佛山人乐善好施、行善积德的传统注入新内涵,弘扬佛山新时期的公益慈善文化。

    佛山市绿色家园环境保护促进中心负责人何艾莉刚获得2017佛山公益慈善年度特别致敬人物荣誉,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慈善行活动。过去7年,何艾莉一直致力于走进校园,向中小学生推广垃圾分类理念,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不断提升佛山人的环保意识。“获得这个荣誉是对个人的很大鼓励,希望新的一年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公众能够更多地参与进来,让佛山的环境越来越好。”

    在方阵中,身穿笔挺警服,左手捧着鲜花,右手举着风车的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交警大队民警朱沛霖吸引了不少市民拍照,他参与的禅城“警家校”护畅项目获得了2017佛山公益慈善年度优秀项目荣誉。在禅城从警22年,朱沛霖每年都要参与“行通济”安保工作,以另一种形式参与“行通济”,“我们是为安保而‘行通济’,所以只能等到正月十六再和家人来走通济桥。”对于新的一年,他希望市民都能够文明出行,让佛山这座城市越来越美好。

    “活动非常热闹,让我感到佛山人的热情和活力。”在方阵中,21位外国友人身穿古代服饰加入到巡游队伍中,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来自墨西哥的Sigrid Engel身穿红色旗服,头戴墨镜兴奋地说,自己跟随丈夫来到佛山只有6个月时间,但已经喜欢上这里的文化氛围,对于能够参加巡游感到很荣幸。她表示,如果明年留在佛山,会继续参加“行通济”。

    统筹:孙景锋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孙景锋 王雅铄 李楠

    ■关注

    传统祈福民俗活动演化为人文盛会

    慈善文化赋予“行通济”新内涵

    源于明朝的佛山“行通济”经过数百年演变,如今已成为广佛地区最具知名度的民俗活动之一。万人齐聚门楼前,手举风车、提着生菜走过通济桥,祈求新的一年时来运转,平安亨通。

    今年的元宵佳节,佛山迎来四年来最温暖的“行通济”。当日佛山气温保持在21℃至28℃之间,晴好的天气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义工的热情服务和耐心指引,志愿团体的募捐活动,让“行通济”的内涵不断丰富,演化为一场具有浓浓人情味的慈善人文盛会。

    关键词:文化传承

    弘扬传统文化吸引四方来客

    下午4点钟“行通济”现场人头涌涌,在通济桥上,人们纷纷用相机记录下这一热闹时刻,一位高个男子举着相机在人群中尤为抢眼。“在佛山这么多年,今年却是我第一次‘行通济’。”去年毕业来到佛山工作的苏玉铭说,这种万人空巷的传统文化活动,有助于人们了解传统文化,将这种文化更好地继承下去,发挥佛山传统文化的魅力。

    谈到新一年的期待,苏玉铭表示希望今年能够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希望明年能够和她一起来走‘行通济’,共同感受佛山独特的元宵节活动。”

    手持风车和生菜的人们缓缓通过通济桥,走到生菜池前许下新年愿望,此时的生菜池被层层包围,站满了扔生菜祈福的人,潘志灿和朋友站在外围排队等候。“已经走了很多年‘行通济’了,以前都是晚上过来,今天下午过来以为人少一点,没想到还是这么多人。”居住在佛山多年的潘志灿说,祈求新年自己能够时来运转、生意兴旺。

    在潘志灿看来,元宵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佛山举办“行通济”这种大型文化活动,既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体现了岭南文化特色。“佛山的环境越来越优美,也希望佛山文化发展得越来越好,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为市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一阵微风吹过,为行人驱散炎热,让人感受到了春意。热闹的“行通济”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生菜池旁两位女士将手中的生菜高高抛起,在空中画出一道弧线落入生菜池中。“我们是从河南过来旅游的。”陈欣开心地告诉记者,第一次感受到元宵节不一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她觉得大家都拿着风车、抛生菜祈福很有特色。“走完‘行通济’我们就要回去了,以后有机会还会再来好好感受一下岭南文化。”陈欣有些不舍地说,佛山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祖庙浓郁的岭南文化让她印象深刻,希望佛山能够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魅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岭南文化,也期待能够看到更多岭南文化的内容。

    “今年是我第四次从广州过来‘行通济’,带儿子过来是第二次。”在通济桥另一侧的济世广场,郑先生把四岁的儿子托在肩上,观看市民向生菜池抛生菜,小孩对眼前的一切充满好奇。郑先生表示,自己在广州工作十多年,虽然平时来佛山的机会不多,但在大的节庆假期都会到佛山来,感受这里的传统节日氛围。

    关键词:乐善好施

    注入慈善内涵营造浓浓人情味

    “带财神归家,捐利是济贫。”在通济桥至普澜路路口之间,总能看到身穿黄色马甲的禅城志愿者背着捐款袋,呼吁“行通济”的市民积极行善。

    “行通济,冇闭翳;乐善之城,有你参与!”通济桥下,身穿财神服的女志愿者和同伴们喊出原创口号,一块、五块、十块、一百……在“行通济”现场,不少市民积极响应通济慈善募捐活动,慷慨解囊,其中不乏小朋友。

    王女士一家经过募捐的志愿者面前时,她从钱包中拿出10块钱,让儿子放到捐款袋中,她说,每年“行通济”都会献爱心,希望培养儿子互助互爱、扶危济困的精神。

    “近几年,政府把慈善与‘行通济’联系在一起,这非常好。‘行通济’是祈求来年的福运,做善事是福有攸归。”市民黄女士说,只要在“行通济”过程中看到志愿者募捐,她都会捐款。

    通济桥头,来自禅城张槎街道的志愿者们正在向过往人群卖风车募集善款。“我们是自己报名来现场的。希望本次募捐到的善款将用来帮助单亲家庭、残疾人和困难户。”团队负责人表示。

    “今年‘行通济’的人比往年这个时候多了差不多一倍。”下午6时许,在即将进入通济桥的骑楼通道,王建英带着两位来自加拿大的志愿者在骑楼通道派发小锦旗募捐,吸引了很多市民合影留念。王建英在骑楼通道经营药房已经有三十多年,参与“行通济”志愿活动也有十多年,见证了过去几十年“行通济”的变迁。

    “以前‘行通济’没有这么多护栏,人可以轻轻松松走过去,近年来随着‘行通济’知名度越来越大,各项保障更完善,秩序更好,大家‘行通济’也更文明啦。”王建英表示,自己每年都会坚持从通济桥走过,希望未来佛山城市越来越美,人情越来越浓,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得到继承和弘扬。

    关键词:人文之城

    文化慈善深度融合擦亮城市名片

    “可以微信吗?”“可以,这边就是二维码。”除了现场捐款,禅城区志愿者联合会为“行通济”民俗文化活动增添新元素,市民只要通过扫描“微志愿慈善金”二维码即可线上捐赠。

    “这种操作很方便也很有新意,在捐赠页面可以查看到募捐的项目介绍和捐款人及相关数额等,非常公开透明。”家住附近的张先生表示。

    据禅城区志愿者联合会相关负责人杨镜介绍,今年共组织280名志愿者参与到募捐活动当中,去年春节花市义卖和“行通济”线上线下募捐活动共募集善款13.8万元,已全部纳入到2017年“微志愿慈善金”中。今年,微志愿慈善金将支持200名困难青少年每人200元购书卡,为区内就读的困难青少年群体送上一份新学期心意。

    就在不远处,“通济慈善行”志愿服务中心摊位上,志愿者们正在为市民发送纪念品,有黄飞鸿元素的钥匙扣、小孩子喜欢的气球花,还有“行通济”纪念手环。

    “这个钥匙扣除了是给热心市民留作纪念以外,更希望能多渠道展示岭南传统民俗文化,让通济慈善行爱心暖流持续流淌。”杨镜说。

    来自佛山的清欢和广州的玄梦是一对好朋友,她们相约穿上汉服“行通济”,看到前来募捐的志愿者,二话不说捐起了钱。她们认为,传统的节日穿传统服装更贴合节日的气氛,也希望“行通济”这场民俗文化盛宴和慈善盛典深度融合,成为体现佛山人精神和素养的城市名片。

    随着夜幕降临,“行通济”的人流也逐渐进入高峰。微风吹过,风车快速转动起来,发出“呼啦啦”的响声,市民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刻,大家开心地高呼:“转运咯!”市民们拿着风车、提着生菜走过通济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许下新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心愿。

信息来源于:网易新闻

我要发布

留言建议

您对网站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随时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资助信息

感谢您分享政府、企业或者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