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善网! 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 QQ客服 热线咨询:0755-22919446185-7554-6588
首页新闻资讯>专家视野

专家视野

百年团中 知名校友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三合中学 彭光文作者:遵义市尚善公益协会时间:2021-07-09 22:10:59浏览:305次

遵义雷锋志愿者

百年团中 知名校友

06-20阅读294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和同学:

        首先对获奖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祝贺,获奖是对你们过去一年在教学、学习上取得的成绩的肯定,同时我也要对你们表示感谢。

        我们的同学在团溪中学学习,与遵义县城里的中学和遵义四中、航天中学这些学校的环境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如何把这种差距变成动力,如何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团溪中学是在乡镇,所处的环境相对落后、经济不够发达,目前团溪中学所处的层次、教学条件甚至还不如我当年上学时那样好,但是我们也有很多可以把握的机会。只要我们勤奋,有理想,有信念,凭我们的智慧,完全可以取得很多成绩,完全可以产生很多科学家、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

       《中国科学报》的记者采访我时,我说当年高考我是遵义县的第三名,但到兰州大学后我是班上的最后一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我们贵州省的中学教育与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差距。于是我抓紧时间,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付出更多的劳动,最后进入了班上的前十名,还参加了托福考试。我以我的事例说明,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成绩的取得完全取足于后天的努力。两年前我参加了杭州师范大学的开学典礼,得知很有影响的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就是该校毕业的。有很多很多有成就的人,并不都得是哈弗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毕业。我们国家有个顶尖级的研究所,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曾经出了很多重要成果。该所有一个院士,他最初的大学文凭是师专,通过他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出了了不起的科研成果,被聘为院士。另外一位院士也是一所普通的师范大学毕业的。

        我说这些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团溪中学的同学,你们可能没法与遵义县一中、遵义四中、航天中学的学生相比,但是只要我努力,哪怕考个一般的大学,只要我们有学习的机会,自己不断地努力学习,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企业家、管理人员。

       对于我们的老师来说,与城市相比,我们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和待遇都要差许多。但是我们要本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态度,把学生当着自己的子弟。如果利用我们一定的休闲娱乐时间很好地去思考教学,去研究如何把教育教学搞好,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我们团溪中学的学生,怎样因材施教,怎样应对各个层次的考试,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提上去。一个学校的生源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心。责任心可以体现在自己的不断学习,与其他老师的共同探讨,吸收别人好的地方,彼此学习。我们牺牲一定的休息娱乐的时间来潜心教学,我想,我们的教学成绩一定会得到很大提高。不管你是哪个层次的学校毕业的,重点大学毕业的,师专甚至师范毕业的。但可能师专、师范毕业的老师只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教学效果还要好一些。我高中毕业的时候,那时特别缺老师,所以我高中毕业后就去教高中,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反复备课,互相探讨,寻找多种解题方法,尽力去完成好教学。我希望我们团溪中学的老师拿出责任心,或者拿出更多的责任心,把我们的教学提到更高的层次。这样,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后,当我们的学生有成就的时候,他一定不会忘记你。但是,如果我们疏忽一时,就有可能耽误一代人。这是我对我们团溪中学的老师的一点希望。

        我们的奖学金的评估、发放,非常感谢团中校领导的辛勤劳动。制定章程都反反复复地修改了好几次,才得以顺利实施。同时,也对所有的老师、同学、家长和校友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午还有两个座谈会,分别与部分获奖的、没有获奖的同学和参加奖学金评定的老师座谈,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以后的奖学金评定方案更加合理、有效。谢谢大家。

校友经历:

1958年,涂永强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县团溪区仁寿公社张家林。

1966年,成为仁寿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1972年,考入肇兴初中。

1975年秋天,被推荐进团溪区中学学习。

1977年7月,毕业后回归农门,帮家里挣工分;12月,参加高考,没考上。

1978年—1982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1985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师从黄文魁教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1986年,担任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助教。

1986年—1989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3年1月—1995年11月,担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1995年,担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996年—1998年,担任兰州大学化学系副主任。

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有机化学创新研究群体”资助,担任学术带头人,且获得连续三期资助。

2001年—2010年,担任功能有机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4年10月—2005年4月,担任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访问教授。

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校友研究方向:

涂永强,1958年出生于贵州遵义,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涂永强于1978年考入兰州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1995年回国后担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6年至1998年担任兰州大学化学系副主任;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至2010年担任功能有机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年至2005年担任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访问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双聘院士。

涂永强在具有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合成方法学(反应)、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

涂院士留给大家的启示:

从当初青涩的本科生,到蜚声国际的化学家,涂永强用真诚与激情,书写了一个贵州农家弟子的人生篇章。

更新于 06-20
来自作品集遵义传统文化集
我要发布

留言建议

您对网站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随时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资助信息

感谢您分享政府、企业或者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