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北京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这些曾经屡屡因为在“菜棚里上课”、“废弃厂房里上课”和“帐篷里上课”登上媒体新闻的学校,尽管硬件和师资都与公立学校有巨大的悬殊,却在过去20多年里为跟随着务工父母来到城市的孩子们、为无法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张课桌,提供了一个教室。
随着北京控人政策的日趋收紧,打工子弟学校还能有多少生存空间,这个行业的前世今生与未来是什么?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新公民计划邀请你一起来:
- 梳理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历史:产生、发展、变迁及其原因
- 搜集学校近期变化情况
- 將上述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呈现和传播
主要职责:
1.梳理新公民计划积累的打工子弟学校资料
2.电话联系或走访学校
3.参与校长/老师访谈和进行录音整理
4.编辑和呈现学校信息
我们想要找到怎样的你?
1.耐心,条理清晰,乐于追求清晰完整的逻辑
2.细心,不能接受文档中有错别字和不一致的格式
3.对维基百科有了解者优先
4.对学历没有要求,在读大学生或已毕业的社会人士均可
*特别加分项:喜欢电影《编舟记》。
工作时间与福利:
1.即日起至2018年12月,至少每周工作3天;
2.工作地点为新公民计划位于朝阳区霄云路的办公室,每周可以有1天选择在家/学校工作;
3.每个工作日提供100元实习补贴,机构有私家小食堂提供美味午餐。
申请方式:
请发送简历至 yueyihua@xingongmin.org.cn
标题格式: 姓名 + 应聘研究实习生(未按照标题格式发送的申请人,不予考虑)
期待你的加入。
关于新公民计划:
新公民计划是成立于2007年的民间公益机构,使命是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使他们享受公平、优质、适宜的教育。
我们开展过教师、社工和社区工作者的支持项目,现在致力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公众倡导与领域支持。
2007年至2015年,新公民计划的项目覆盖全国19个省市地区,与100家民间机构合作完成209个公益项目,合计投入超过7000万。共帮助11386位流动儿童教育行动者,有43.15万人次的流动儿童在此过程中受益。
2017年10月至今,我们在北京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和社区开设微澜图书馆,为公众走入城市边缘提供志愿服务提供行动平台。
你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新公民计划
信息来源于:中国发展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