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善网! 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 QQ客服 热线咨询:0755-22919446185-7554-6588
首页公开公示>资助信息汇总

资助信息汇总

陕西省慈善募集和宣传信息工作综述

时间:2017-12-08 09:31:05浏览:1397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显然,党的十九大已将慈善事业列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我省各级慈善组织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7年,全省慈善组织认真宣传贯彻《慈善法》,围绕慈善扶贫大局,充实网络宣传队伍,开发慈善资源,探索新形势下慈善募集和宣传工作的途径与方式,全省慈善募集和宣传信息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网络慈善募集见成效
 
  去年以来,我省启动了网络慈善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四个一工程”,省慈善协会官网升级改版,市、县新建网站,在省慈善协会官网、腾讯乐捐平台推介筹款项目,动员市县参与“腾讯9·9公益日活动”。2017年公益日三天,全省发起筹款项目253个,网上筹款3185万元。其中省慈善协会发起、认领项目49个,网上筹款1284万元;97个市、县慈善协会发起项目179个,筹款1901万元。其中宝鸡市、县筹款901万元;榆林市、县筹款342万元;渭南市、县筹款236万元;延安市、县筹款134万元;西安市、县筹款71万元;咸阳市、县筹款67万元;商洛市、县筹款38万元;铜川市、县筹款27万元;韩城市筹款16万元;安康市、县筹款11万元;汉中市、县筹款3万元。筹款数额较大的县区有:府谷县306万元,吴起县112万元,潼关县108万元,临渭区70万元,沣东新城43万元,镇安县38万元,金台区34万元。在筹款总额中,网民捐赠1665万元;腾讯配捐470.6万元。加上激励,奖励金共595万元。为了鼓励公益机构伙伴,省慈善协会还拿出1300万元对市、县机构发起的项目进行配捐(实际配出842万元)。去年和今年省慈善协会已在网上推介“产业扶贫+百千工程”等项目389个,募集善款4036万元,参与捐赠网民达65万人。
 
  继去年百日慈善募集大行动之后,今年省慈善协会倡导开展了“迎9·5献爱心慈善扶贫一日捐联合大行动”。这一行动,以宣传慈善法,培育慈善意识为先导,以扶贫捐赠为内容,得到了各慈善组织、党政机关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共募集款物价值2.2亿元,其中善款1.75亿元,物资折价4500万元。在募集总额中,省慈善协会募集8507万元,市、县慈善会募集1.35亿元,安康市、县名列前茅,募集3942万元,宝鸡市、县募集2499万元,西安市、县募集1849万元,渭南市、县募集1764万元,榆林市、县募集1670万元,铜川市、县募集1109.88万元,汉中市、县募集438万元,商洛市、县募集345万元,延安市、县募集299万元,韩城市募集213万元,咸阳市、县募集98万元,杨凌慈善协会募集55万元。
 
  今年联合募捐的突出特点是慈善募集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省慈善协会出台了配捐措施,党政机关积极参与,省直93个联县扶贫部门单位线下捐赠408万元,省会配捐408万元,这816万元将全部用于93个扶贫单位联系点的扶贫项目。这一举措,既调动了党政机关干部带头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又有效地提升了慈善组织的影响力。这次活动为今后每年的一日捐行动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按照省慈善协会的倡导,目前各市慈善会均设立了宣传信息部,多数县区也配备了宣传信息员,现省慈善协会宣信部登记在册的市、县宣传信息员有224名,并有45个市、县签订了新建网站协议,25个市、县建起了网站。去年10月份以来,全省慈善组织在省内外媒体刊发慈善信息稿件共1492篇,其中市县847篇,省慈善协会宣信部编采稿件845件。发稿总量比上年度增长了65%,改变了市县工作信息不畅的状况。扣除节假日,省慈善协会官网每天发布信息稿件平均达到3篇。尤其是在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公益报刊发了47篇有份量的稿件,使陕西慈善走向全国。安康、榆林、延安三市发稿量名列全省前茅。
 
  慈善文化传播不断创新
 
  慈善文化进校园全面覆盖。继去年全省慈善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各市相继召开了推进会,部署中小学校开展“六个一”活动,基本实现了中小学校慈善教育全覆盖。临渭区几年来不断创新,连续五年在教育系统开展慈善课观摩教学和优秀教师、学生评选表彰活动,并将慈善课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考核条件。今年临渭区又设立了慈善教育基金、创办慈善园地、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子活动,建立了城乡学校慈善教育共同体。城区14所慈善教育示范学校为农村学校送慈善课、教学设施和校服价值450万元。“腾讯9·9公益日活动”中,全区中小学校网上捐款30余万元。目前,该区慈善教育课程日益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安康市实现了慈善教育全覆盖,全市857所中小学校均开设了慈善课程,并实施了慈善教育“十百千工程”,即每年表彰10所学校,创建100所示范学校,评选出1000名爱心教师、善行学生。岚皋县大道镇九年制学校将慈善文化融入课堂,把公益实践纳入学生的素质考评,还创建了150米的“慈善文化长廊”。另外,榆林、宝鸡、汉中、延安慈善教育也不断创新,呈现许多亮点。
 
  举办国际慈善高峰论坛。2017年6月4日,在2017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省慈善协会联合中慈联、中华慈善总会,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慈善高峰论坛”,论坛邀请了300多名国内外慈善公益机构的专家学者、精英参加,主论坛商讨重大课题,分论坛荟萃发展成果,高端对话互动交流转型探索。论坛规模大、层次高,是一场慈善思想的盛宴,国内外30多家媒体发布论坛消息,盛赞论坛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慈善公益的活力。新华社客户端以“陕西搭建慈善公益组织交流平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题,对论坛进行图文报道,24小时浏览量达6万余人次。
 
  慈善老年大学方兴未艾。经过调研、试点,我省首批建设的60所慈善老年大学计划已经下达,在试点期间,全省已建慈善老年大学25所。慈善老年大学以文化养老、娱乐健身、志愿服务、社区建设为内涵,为老年人搭建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平台,是陕西基层慈善的创新,是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探索。
 
  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央视直播。9月5日,省慈善协会与西安市慈善会联合在新城广场举办了“陕西省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活动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设有慈善法宣讲亭等30个活动点,近十名学者讲解《慈善法》,数十名医生为群众慈善义诊,数十名著名书画家现场挥毫。近千名群众冒雨参加,与会者排列长队慈善捐赠。这一活动被中央电视台中华慈善日大型直播节目在全国直播。
 
  慈善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慈善会深入开展爱心歌曲大家唱、慈善书画、摄影、诗文大赛活动,文艺志愿者团队常年深入农村、社区义演数百场次;省会评选出100幅成人书法优秀作品;征集优秀慈善诗文100余篇;征集摄影作品1000余幅,不少市县举办了慈善夜文艺晚会。渭南慈善夜现场捐赠1600万元,安康市慈善沙龙诗文朗诵颇具特色。府谷县慈善协会在城乡普遍组织慈善义演,开办慈善文化学校,把慈善文化传播到千家万户。目前,传播慈善文化的各类文艺、文化活动已成为陕西慈善组织培育公民慈善意识的品牌项目。
 
  慈善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对慈善的基本问题和当前慈善领域的最新课题和热点问题积极研讨,今年编辑出版了《当代慈善学》《慈善论》《慈善与文化选择》《慈善简明读本》《老年保健读本》等著作。并对当前慈善领域的11个重大问题设立项目进行课题研究。在2017年阳光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实施中,38所高校慈善志愿者团队利用暑期深入贫困山区实施慈善扶贫项目,有效地开展了帮困教育、科技、环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20多项志愿服务活动,拓展了慈善服务领域,丰富了慈善实践。另外,研究中心还开办了每日慈善新闻广播,并配合慈善老年大学项目实施创办了老年大学学报、开办了慈善老年大学网站,在网上开设17门老年人课程,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慈善工作。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网络慈善和慈善宣传信息工作强基固本打基础的一年,是省、市、县慈善协会和社会媒体通力合作、开拓创新的一年。
 
  大力传播现代慈善理念
 
  目前,慈善宣传的基本任务是积极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大力传播现代慈善文化理念。要积极宣传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慈善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传播平等、互助、诚信、包容等现代慈善观念,彰显帮贫济困、友爱互助的社会正能量,培育公众社会责任感。要广泛普及慈善文化知识,将慈善文化理念融入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把慈善精神的培育与万众一心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培养形成人人热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的社会环境。
 
  积极宣传慈善事业成就。我省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在保障改善民生、帮困扶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要大力宣传我省慈善事业发展成就,解读慈善救助优秀项目,宣传陕西慈善人创业、奉献、攻坚的慈善精神,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力。结合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慈善法》,深入解读党和国家重视与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和政府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了解和参与慈善事业提供引导和帮助。
 
  广泛宣传慈善典型。明年初,省慈善协会要评选表彰第二届“三秦善星”,围绕这一评选表彰活动各慈善组织要大力弘扬社会各界扶贫帮困、奉献爱心的善举,广泛宣传在我省慈善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爱心企业、慈善人物、优秀慈善组织和志愿工作者。宣传爱心企业回报社会的良好形象;宣传慈善人物无私奉献的慈行善举;宣传优秀慈善组织规范透明的管理经验;宣传优秀项目的社会效益;宣传慈善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全面提升慈善事业的影响力,激发全民向善的热情。
 
  开展社会文化文艺慈善活动。文化文艺活动,是传播慈善文化的重要载体。省慈善协会直属的30多支慈善文艺志愿者团队常年进社区、到广场歌唱爱心歌曲,每年义演数百场,受众达数十万人,并连续五年组织了歌咏、书画、诗文、摄影大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各市县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些慈善文艺、书画、摄影活动。
 
  推介慈善需求。慈善宣传工作人员要深入社区、农村,及时发现慈善需求对象,从贫困人口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帮助困难群众寻找有效的救助资源。在困难群众与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慈善组织间充当桥梁与纽带。发现救助对象,搭建慈善平台,推介慈善项目,实现难者有所助,助者有所施。
 
  宣传慈善精神。陕西慈善人怀着对党的赤胆忠心,对人们的赤子之情,执着坚守,任劳任怨,知难而进,勇于作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种慈悲为怀的大爱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勇于作为的担当精神,追求卓越的攻坚精神,是陕西慈善人的精神支柱,既是20年慈善事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省慈善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各市、县要结合地方慈善工作宣传慈善精神,通过基层优秀慈善工作者的典型事例,弘扬慈善精神。通过慈善精神的宣传,感动更多的人做慈善,打造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社会环境。
 

  着力推动慈善公开透明。慈善组织要利用自有媒体和社会媒体,及时发布慈善信息。对慈善组织的募捐活动、捐赠款物使用情况及时宣传报道,提高慈善事业透明度,增强慈善组织公信力。

信息来源于:陕西传媒网

我要发布

留言建议

您对网站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随时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资助信息

感谢您分享政府、企业或者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