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他,身患白血病,但负责的湘西学生资助工作却在全省创造出了多项第一:第一个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读保障体系建设”列为政府为民办事的重点工程;第一个将“贫困生资助工作”列为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年度考核工作重要指标;第一个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第一个将“贫困生资助”作为省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并取得重大成果;第一个全面启动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并全面达标……
这些“第一”不知凝聚了湘西自治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李刚的多少心血与汗水。人们只知道,原本一头乌发的他,几年来头发已经全白了。
一份专题调研报告给贫困学生带来的生机
2007年夏天刚过,时任湘西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的李刚,由于长期的工作劳累,身体出现重大病变信号:严重失眠、浑身无力、体重急剧下降……遗憾的是,他对此并没有足够重视,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9月,他率队在湘西州最偏远的龙山县进行调研。一天夜里,他接到局领导的电话,要他马上赶回局里处理重要工作。原来,新华社一位记者在湘西农村中学采访中发现,一些农村孩子未读完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于是写下《湘西部分农村辍学率高 助学政策需完善》,并被《国内动态》编入上报国务院,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对此作了重要批示。放下话筒,他辗转难眠。第二天凌晨5点钟,他叫醒司机,驱车200多公里,于上午10点赶回局里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工作。尔后,他顾不上休息,带队深入吉首、花垣等县市十多所农村中学开展专项调研。通过走村串户对几十位辍学孩子的家庭情况调查了解,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一个多星期下来,他累得精疲力竭,病情越发严重,在同志们的劝导下,他才抽空到医院体验。医生拿着化验单严肃地说:“怎么现在才来检查?你也太不爱惜身体了!你最好去长沙大医院确认一下。”他这才放下手头工作来到湘雅二医院。检查结果证实了吉首医院的判断:他患上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指标超过正常值30多倍!医院当即安排他住院治疗,并向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住院期间,他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每天10多个小时的大剂量化疗产生的强不良反应,如头痛、口腔严重溃疡让他彻夜难眠,进食最困难的时候只能靠流质维持;多次骨髓穿刺带来的病痛让他步履艰难,上厕所都要靠人搀扶……但他凭着战胜病魔的坚强信念,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击退了死神,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住院期间,他依然牵挂着湘西的贫困孩子,当得知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认真解决好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问题,上级特为湘西州下拨了60万元专项助学资金的消息后,他欣慰地笑了。这年10月,国务院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组织专门队伍来湘西调研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救助工作,在此基础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给民族地区的贫困学生带来了希望。
不忘为民服务宗旨,多方努力解决群众困难
2008年7月,为着力抓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读保障体系建设”这一重点工程,州教育局决定将学生资助工作从基础教育科划出,成立学生资助中心。领导考虑到李刚的身体状况,劝他休息,安心养病,他却主动请缨,说:“学生资助工作是一件为民办实事的好事,更是政府为民做的一件大善事,从中会获得无尽的快乐,我一定会尽我所能抓好这项工作。”听了他的肺腑之言,看着他坚毅的决心,领导只能慨然应允。
湘西州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全州8县市有7个是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贫困家庭多,经济困难学生多,带来学生资助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加之2008年9月,湘西地区爆发了“融资事件”,使许多参与者血本无归,尤其是一些下岗职工等低收入人群受害最大。当时正值秋季开学,让各学段学生正常入学,确保社会稳定成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头等大事。为保障在校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作为资助工作的一线领导者,李刚一方面带领州市资助中心一班人,深入乡镇、街道、社区、学校及学生家庭开展专项调研,同时要求社区、学校组织教师入户调查核实。通过10余天的逐村逐户调查,摸清了因融资失败而造成入学难的学生家庭户数,并立即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纳入了县乡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实行责任捆绑,层层落实;同时,想方设法帮助融资户优先解决学生入学经费问题,使得一时成为热点的融资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他不辞辛苦,多次向省教育厅、州财政局、州青基会、州总工会等单位求援,共争取到资金300多万元,资助大、中、小学学生近4000名,较好地解决了困难群众子女就读问题,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称赞,为促进湘西社会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四处奔走争取支持,务实努力突显成效
2010年,湘西州8县市全面启动了生源助学贷款,是当时全省14个市州中唯一全面启动这项工作的地区,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贷款额度居全省之首,共发放助学贷款5500多万元,占全省该项贷款总额度的三分之一。在生源地助学贷款启动初期,有些部门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够,总担心不能按时回收贷款,会给本级财政带来压力,导致此项工作在有些县市迟迟不能推动。李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把八县市跑了个遍,逐一找到教育、财政部门领导以及分管副县长,向他们讲清生源地助学贷款对于家庭贫困大学生的重要性,同时分析启动此项工作后,县级财政应承担怎样的责任,一些不可控因素是完全可以通过工作得到避免的。某位分管县长说:“通过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这么好的惠民工程我们必须要上啊!”2012年,湖南省启动了市(州)、县两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在李刚的带领下,湘西自治州抓住这一契机,实行整体推进、部门联动、重点突破,成效十分显著。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人员进一步充实,县市资助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5名;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公室、档案室布置一新,添置了电脑、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摄像机、照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工作经费充分保障,县市针对预算安排资助工作专项经费10万元以上,上级专项奖补资金全部用于学生资助工作。为了推动此项工作,他采取各种措施,要求各县市统一认识、加快建设、提升水平,并亲自到各县(市)督查落实,小到办公室的布置,大到工作经费的争取,他都出谋划策,协调解决。为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效率,向偏远地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更好、更快捷的服务,湘西州、县两级学生资助部门均购置了工作用车,这在当前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的情况下实属不易,体现了各级政府对惠民工程的优先支持。
在2012年11月湖南省市州、县两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验收中,湘西州在14个市州中脱颖而出,是唯一达到A类标准的,其5个县市达A类标准,2个县市达B类标准,达标单位数居全省之首。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甘肃省、江苏省、湖北省恩施州资助中心以及本省永州、益阳、怀化、常德等市资助中心的同志专程来湘西考察后,都对湘西州的学生资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个老少边穷少数民族地区的资助工作能取得如此成绩,突显了资助工作带头人李刚所率领的工作团队所取得的成效。他常说:“为了贫困学生,我丢面子是划得来的。”有这样的信念作支撑,他三天两头跑领导办公室:一是勤汇报,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二是上门做工作。对一些工作推进不力的县市,他请州局领导出面一起上门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打消他们的疑虑。三是广泛宣传资助政策。他与州电视台记者一起下县到村采访,做专题报道,与县市资助中心人员一道利用农村赶集的机会向群众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四是抓硬件建设。为确保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完成,他深入县市,亲自做县市教育局长的工作,逐县落实人员、经费、设备,为推动湘西州学生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外引内联,捐资助学成绩斐然
湘西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界关注度高。李刚同志带领湘西资助工作团队,利用各种渠道,外引内联,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仅2012年,全州共募集社会资金2000余万元,资助学生3万余人。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情系家乡贫困学子,捐资360多万元资助3000多名学生;交通部海事局捐资50万元,资助学生1200人;澳籍华人肖庄先生出资150万元资助学生千余人;澳门大学基金会连续三年共出资605万元资助湘西贫困学子……在广泛募集外界资金的基础上,他还积极争取州内外部门的支持。争取民政部门每年为农村寄宿制学校贫困生发放5000订棉被,价值50万元;通过州红十字会,争取香港救世军捐赠价值180万元的562.5吨赈灾大米支持农村中学;通过州新闻出版局,争取中南传媒和天舟公司捐赠价值60多万元的2.8万本《学生现代汉语词典》;争取重庆智培科技发展公司700多台价值近百万的中英文学习机和学习卡;争取湖南乐读宝公司价值40万元的幼儿教育声像设备……透过这一笔笔数字,让我们看到了资助给社会带来的和谐,资助给无数贫困学生家庭所带来的欢乐,更让我们看到了李刚及他的同事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廉洁自律讲原则,乐于奉献做表率
资助工作与资金打交道,廉洁自律很重要。作为湘西州资助中心负责人,李刚同志非常注意自身的廉政建设,严格要求自己,过好“金钱关”、“人情关”。他是这样要求部下的,自己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他身患白血病,目前唯一根治的办法就是做移植手术,面对数十万元的巨额费用他无力承担而放弃了,只得采用药物治疗的办法控制病情,但每年数万元的自费药对他这样一个工薪家庭确实负担很重。对此,一些好心的同志提出,由他们出面向全州教育系统师生募捐资金给他做移植手术,他婉言谢绝了。他的亲弟弟因车祸去世,留下唯一的侄子上大学遇到了经济困难,他没向有关方面打招呼申请救助金,而是自己想办法给予救济。但对贫困生的求助,却总是千方百计给予帮扶,每年都要给那些身患疾病和遭受天灾人祸的贫困学生给予资助。因此,他带出了一支作风过硬、乐于奉献的资助队伍。这些年来,湘西州资助工作人员没有一人违纪违规,并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学生资助连续4年实现了“零投诉、零举报、零上访”的工作目标。
“春燕筑巢不知累,梅花吐芳何拒寒”。如今,在李刚主任的带领下,湘西州学生资助事业正朝着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方向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