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爱心一元捐:9月7.8.9日三天9:00-21:00,让您的爱翻倍。
您捐1元,爱心翻倍。
景泰县爱心公益协会在腾讯公益发起的“为他们插上梦的翅膀”
以迫切创业的肢障人士为主,电动代步车助力加油!
项目详情
身残志坚,心中存有梦想
项目的服务对象是以贫困但有迫切创业想法的肢体残障人士为主,他们有自主的生活能力,有独立的思考意识,有热烈的创业激情,他们渴望着成功,渴望融入社会,渴望通过自己的双手为家里减少负担;一部电动代步车,就能帮助他们增加脱贫致富的动力,为他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助力加油,让他们早日过上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
发起缘由
景泰县残疾人有13800多人,占全县人口的7%,就业率不到残疾人比例的1%,残疾人的现状就是困在家里,靠父母兄弟姐妹资助和社会生活保障。他们最需要得到的帮助是走出家门,谋得一份自食其力的职业来养活自己,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景泰县致力于残疾人事业的工作人员160人,帮扶人员与帮扶对象的比仅为1:100。从这一组大数据可以看出,处于弱势群体里的弱势群体——残障人群,就业和生活状况都不容乐观,可想而知他们生活背后的艰辛与无奈。
他们就像是囚禁在笼子里的鸟,梦在远方,却无法飞翔;他们常年居家,无法外出,即使偶尔能走出去也要借助别的人的力量,行动不便严重的制约着他们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制约着他们去适应社会环境,他们逐渐的和社会脱节,失去了自助生活的能力。有很多身残志坚、自主创业的肢体残障人士,无奈身体的残障制约着他们出行和发展,他们迫切需要能使他们走向远方的工具。针对这些肢体残障的人士,协会希望通过项目助力,让这些残障朋友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电动代步车,可以载着他走向远方,飞向未来!
初步拟选的服务对象是以贫困但有迫切创业想法的肢体残障人士为主,他们有自主的生活能力,有独立的思考意识,有热烈的创业激情,他们渴望着成功,渴望融入社会,渴望通过自己的双手为家里减少负担;一部电动代步车,就能帮助他们增加脱贫致富的动力,为他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助力加油,让他们早日过上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
项目执行计划
一、项目周期:2016年10月----2016年12月
二、服务对象:甘肃省景泰县的12名残障朋友
三、团队成员:共5人,其中1人为肢体残障,其他为志愿者
四、项目具体的执行:2016年10月在全县摸底调查,争取把代步车给发放给那些有迫切创业想法的肢体残障人士,同时购买电动代步车;2016年11月集中发放;并写出项目执行总结及财务报表;2016年12月为捐赠者发送项目执行报告和感谢信。
关于我
“记得七岁那年,当我背起小书包,架着双拐走过陌生的街巷,总有几个不懂事的顽童尾随在我身后,学我走路的姿势。彼时的街巷那么长,长得让我心惊肉跳,幼时的心灵那么伤,你体会不到一个残疾孩子心中的所有疼痛。慢慢地,我学会习惯并接受,能够坦然走过每一个巷口,因为,那是我上学的必经之路。
每一个残疾人的修行,是一个由内而外的修为,其中最要紧的是让你的心从流血到结痂,直至斩钉截铁、威武雄壮。当然,也不乏感动与温暖、落泪与温柔。你必须克服智识上的无明,意志上的软弱,你才能逐步击退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因此,我得感谢我身体的残疾,让我成长为一个打不垮的钢铁战士。”
从摘自我QQ文集里的这段文字里,你不难看出我的身体状况,由于行走不便,限制了出行的空间,只能把好多创业的梦想深深压在心底。我对残障朋友内心的辛酸与无奈,也有着深切的体会,深感残障人士的艰辛与不易。自2013年在网络上接触到“仁立公益”后,作为甘肃白银地区的站点负责人,我负责发现并提供残困户信息,为他们争取到两三百元的救助金而乐此不疲,我认为,帮助他们,就是在帮助曾经的自己。慢慢地,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创建自己的爱心团队,做好桥梁与纽带,更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2015年,我在当地民政局注册了自己的爱心团队——“景泰县爱心公益协会”。我跟我的伙伴们一起走村串户,深入边远农村,了解残障朋友的需求,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体会到:几百元的现金,一袋大米,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现状,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他们更需要的是引领,引领他们走出黑暗,建立自信,发挥自身特长,实现自身价值才是真正的帮到了他们。
半价鞋匠尚庆武是我们在去年助残日认识的,同样拄着双拐、经济条件不容乐观的他,却能信守半价修鞋、残障人士一律免费的承诺,并资助过几个上大学的孩子,因此,他曾获省、市、县各级残联自强模范的殊荣。风蚀雨淋日晒过的古铜色脸膛;长满老茧、黑而粗糙的双手;岁月的刻刀在他脸上留下的深深浅浅的皱纹;还有常人未曾受过的也无法背负的苦难。这些他都有,唯独少了沧桑,宁静淡定阳光的笑靥是他给与我的整体印象。只有精神上的富足者才配拥有这样的表情,只有精神上的坚守者才能持有这样的淡定从容。除了修鞋,尚师傅上街转转成了他的奢望,羸弱的妻子扛不动他140多斤的身躯,自己拄拐转转也因为体力不支作罢。说起这些,尚师傅的眼里泛起了点点霜花,他说,就身边他知道的几个残疾人朋友,有文化、有思想,就因为身体原因,限制了他们创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