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几十年,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的暴露!地沟油、碰瓷、假奶粉、毒大米等等负面新闻频现于报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而导致的社会道德问题日益凸显,我们有必要大声呼吁:中国人民,请走的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自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国家重点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规划,并鼓励复兴传统文化,全国各地兴起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特区,也提出了“文化立市”的发展观,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大力推进传统文化在深圳遍地开花,深圳市手工文化产业协会义无反顾投身公益事业,策划了“中国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活动将从红木、茶、沉香、传统服饰、国学、琴、棋、书、画等多个方面开展,场地则选择一些与传统文化产业相关联的会所、展厅、会议室等地方,力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深圳在“文化立市”的指导方针下,文化产业百花齐放,繁荣发展,但同时制约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摄取。“少年强则国强”,在深圳这个国际大都市,不缺的是音乐厅、图书馆、博物馆、培训中心等现代的、西式的文化熏陶,却很难觅得一处一站式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将通过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活动,真正把传统文化融入到人们的家里去,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潜移默化,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将以每月2场的频率开展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红木、茶、香、陶瓷、服饰、国学、孝道、儒学、书画等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聘请有知名度和学术权威的专家学者,为人们传道解惑,提升学习者的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一:活动实现指标
本项目将属于持续项目,以每月1-2场的频率举办,预计每年活动约为20场。所有的活动提前1-2个月筹备,筹备内容包括方案制定、主题确定、场地物料筹备、广告推广、讲师邀请、嘉宾邀请、以及现场执行等。
为了使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参与的孩子、成人、中老年人等都能有所获益,真正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吸纳传统将文化并提升自己,最终形成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活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开展:
1、整体方案部署
以年度活动计划为标准,积极与各公益慈善机构对接,将公益元素具体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商家联动,确定活动场地;全面动员行业专家、学者参与活动,传道授业解惑;积极利用网络、报刊、户外广告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确保活动效果最大化,做到全民参与互动。
2、活动实施推进阶段
成立项目小组,召集活动小组主要负责人进行第一阶段的总结探讨工作,对活动的投资预算、执行组织管理、现场人员接待及分工等各项具体工作上进行统筹分配,落实各项活动主题内容及嘉宾邀约,落实场地、讲师等事宜,落实活动所需物料等工作,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力求活动的顺利进行。
3、活动执行实施
我们将至少提前1个月确定每场主题活动的每个细节,活动开始前确定场地布置、物料齐备、人员组织到位、外地嘉宾的食宿接待等工作。活动结束后将进行总结会议,从活动中吸取经验教训,力求为下一次的文化活动推进起到标榜作用。
二、活动效益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千年的传承和历史的洗礼中积淀和创新,经久不衰。以儒家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在行为上教会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在精神上树立起良好价值观,为人们提供着丰富的思想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大讲堂,将从红木、陶瓷、沉香、茶、服饰、琴棋书画等载体上,通过解析珍品和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内涵,来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将通过国学、孝道、诸子百家等精神层面,来深刻解读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的系列活动所起到的社会效益为,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延续,让个体在为社会的奉献中获得存在的价值,让人们在行为处事上基于道德理念,更多的是善行,而少一些戾气和负能量。
从文化层面来说,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让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欣赏逐步回归,并获得丰富而美好的人生感悟。目前,越来越多的社会中坚人士开始崇尚传统文化,而其中最具代表的表现在于对于中式生活元素的偏爱,中式生活元素的融入,是体现一个人品行修为、文化品位以及价值观的一个因素。
我们坚信,通过不断的开展传统文化公益讲堂,将对传统文化的复兴产生深远意义,同时,为社会和谐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