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很多新社工在面对服务对象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和困惑。直面服务对象时,需要立刻做出判断和反应,对每位社工来说都是挑战和考验。以小编的工作经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与老年服务对象交流。
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老年人的相同点:老年人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一定的专长和技能,有一套既有的、相对比较稳固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判断有一些固定模式,多数很愿意跟人倾诉。不同的是每位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情况、曾经的工作领域、性格特点、安全意识等。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还可以分析得更加细致。我们要先对服务对象有个基本了解,这是分析判断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入手:
第一步,礼貌和关怀先行
以热情、尊重、关心的语气跟老年人打招呼、介绍自己,若面带微笑就更好了。嘘寒问暖是最快进行心理链接方式,能让老年人感受到我们的真诚,进一步交流的机会就会增大。如果连交流的机会都没有,就不用提如何交流了。
第二步,迅速判断
从观察和交流入手,迅速对站在我们面前的服务对象进行特点分析。观察老年人的外貌、衣着、行走、交流时的表情、语音、语调、语速、与其他老人互动的情况,结合他交流的内容,什么内容侃侃而谈、什么内容一言带过等,可以初步把握他的身体健康情况、经济情况、表达意愿、兴趣、有没有突出的特点等。可以特别留意老年人说的第一句话、自主提出的第一个话题或者重复提到的词语等,这往往是老年人比较关注的内容。
第三步,探寻兴趣点
可以借用生态系统理论由内而外不同层面的关键要素,作为交流的切入点,分别是:个人层面,包括身体健康、日常闲暇、知识技能、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家庭层面,如家庭结构、老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和功能、成员关系、需要特殊帮助的事务等;社交层面,如亲朋好友往来情况,参与了哪些兴趣团体、党组织、志愿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相关情况;社会层面,如对与自身相关的公共服务和最新政策是否了解、有没有享受到、评价如何等。以上内容都可以作为话题的切入点。不需要每个都问到,而是根据第二步的判断有选择地取舍。通常健康、家乡、带孙子、兴趣爱好等是比较容易切入的点。若你是带有服务推荐的任务时,也可以借此作为话题,讨论什么是社工、社工做什么、这次的服务具体是什么。
第四步,深度交流
找到老年人感兴趣的点后延伸话题线。当老年人愿意多说、主动提问时,一般就是他感兴趣的点。你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就一些细节进行了解,从中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点,引发更多交流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相对比较隐私或敏感的内容,如经济、私密情感(如夫妻关系、子女关系)等,若不是老年人主动提到,建议不要多聊,容易引起老年人的警惕和顾虑,不利于交流的推进。
以上的思路和方法,不光适合老年人,在其他服务对象身上也可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