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为更好的记录兰考县小宋乡郭店村麒麟舞的发展历程及对当地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兰考县正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口述史项目负责人在兰考县民政局的支持下,与小宋乡民政所所长沟通、郭店村村委对接。2020年6月18日兰考正心社工口述史项目采访人来的郭店村寻找麒麟舞的传人—侯学阳老师。
走进郭店村,瞬间被浓厚的麒麟文化气息吸引,映入眼帘的是绘画在墙上的栩栩如生的麒麟和关于麒麟的简介。干净的柏油路面,路两旁屹立着整齐的杨树,路上行走着谈笑风生的行人、田野里旋转飞舞着彩蝶等等的一切,让我们有种不一样的好奇,车缓缓驶进一个神秘的村庄。
来到村委,我们介绍了身份及来访的目的,村委工作人员很热情,并积极电话联络麒麟舞的14代传人侯学阳老人——后来叫他侯团长。(当地的麒麟舞,统称为麒麟团,因为里面有腰鼓、秧歌、大头和尚、张老头背张老婆等民间艺术组成,所以叫麒麟团,这是后来侯团长和我们这样讲的)。
老人74岁,他面颊泛红,言谈亲切,简短的寒暄后,我们切入了正题。侯团长讲:乾隆14年,水袭仪封县(如今仪封乡叫仪封县),居住在仪封县的农民流落各村。其中一部分来到现在的郭店村,当时的郭店村有三个村组成,岳岗、白马铺、郭店。随着人数的逐年增长,3个村合并,形成了现在的郭店村。
当时农民生活在滩涂之中,在第6个年头,才有了郭店麒麟舞,当时舞麒麟叫“蹦麒麟”,农民通过蹦麒麟来寄托来年的好收成,因为条件很艰苦,玩一次“蹦麒麟”很艰难,大户人家会提供一些柴火,晚上围成圈,点起篝火,很远的乡亲都会来观看,大概20-30年才演一次。
在大跃进时期,也就是1958年、1959年、1960年在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麒麟舞连续玩了3年,1962年焦裕禄来到郭店观看麒麟舞。
麒麟舞从第6代才有文字记载,我是(侯学阳老人)10岁进入麒麟团,现为14代传承人,从1987年—2013年期间,本村舞麒麟没有间断过。担任麒麟队队长及麒麟团团长。
麒麟舞是我县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2013年,在兰考县文化局、文广新局、宣传部、县委县政府的认可与支持下,特别是县非遗办马主任的帮助,郭店村的麒麟舞团队伍逐渐壮大,麒麟舞走出郭店、走出兰考、走进郑州人民大会堂、走进国家大剧院、走进中央八一总政歌剧院等。在一次次表演中,受到了群众和各级领导的欢迎与肯定,并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在2017年中国(深圳)首届“麒麟王”争霸赛中,荣获“金奖”。
在一次次的比赛与活动现场,在一个个突然的瞬间,我(侯学阳老人),脑子里回荡着一句话: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走出了一条致富路,在麒麟舞的陪伴下,让兰考人民在奔小康的康阳大道上阔步前进。
随着麒麟舞文化的一代代传承,在新时代的感召与带动下,坚信麒麟舞的明天一定会舞出别样的精彩,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