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此次讲座分为两场,主讲人是香港大学交流访问学者张玮婷、滕小茹和李梦菲。
第一场讲座于徐汇区长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是街道儿童暑期班的课程活动。为了能让中小学生对微电影制作产生兴趣,学会特别邀请了同为年轻人的香港大学访问学者张玮婷、滕小茹和李梦菲担任此次讲座的讲师,与孩子没有代沟的年轻一代,讲座内容也和街道活动负责人沟通之后重新创作,演示环节里加入了许多动画片,卡通片和图表,能够让中小学学生为主体的听众更快地学习掌握制作微电影制作技巧。
第二场讲座于徐汇区凌云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此次讲座再度于长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是街道儿童暑期班的课程活动。为了能让中小学生对微电影制作产生兴趣,学会特别邀请了同为年轻人的香港大学访问学者张玮婷、滕小茹和李梦菲担任此次讲座的讲师,与孩子没有代沟的年轻一代,讲座内容也和街道活动负责人沟通之后重新创作,演示环节里加入了许多动画片,卡通片和图表,能够让中小学学生为主体的听众更快地学习掌握制作微电影制作技巧。
为了激发中小学生对于视频制作和剪辑的兴趣爱好。讲座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给他们放映一些动画片题材的微电影。
第二个环节:用图表形式讲述了专业微电影和短视频制作上的技巧和区别。
第三个环节:现场实践,教授中小学生如何使用手机软件拍摄短片,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并告诉他们应该记录哪些生活中最珍贵的人和事,如何借用自然光拍摄,以及如何简单的摄影构图(包括竖拍和横拍的意义)。
第四个环节:手把手的教中小学生下载简易的剪辑软件,教观众如何使用软件,以及帮助居委阿姨们将她们拍摄的素材,一键生成短视频作品。
现如今,随着抖音,快手等一些视频社交软件的流行,如何制作短视频和微电影已经成了社区居民的新时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注意到群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参与制作微电影短视频的需求猛增,为活跃社区电影文化,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一直以来在社区开展这一类实用性高的文化讲座。通过培训中小学生拍摄视频,放到网上,使得文化活动参与频率进一步增加,文化获得感显著提升。
五年来,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步入了发展快车道,进一步完善了公共电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了电影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了群众性电影文化活动。正是从高层到基层,都对电影文化建设抱有高度热忱的投入,才是这一类讲座项目能不断得到社区街道认可,并顺利完成的最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