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今天我们去参加了微众汇爱心公益联盟组织的急救培训活动,从这个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
一大早乘车赶往急救培训中心,路上就看到微信群里不断冒出同组的成员已经到达并且拍了照片“打卡”的消息,蓬勃的热情在活动正式开始前便已彰显,我的心也渐渐火热了起来,前所未有地期待起今天这场志愿者培训活动。终于到了培训中心,井然有序地扫码登记以后,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一本急救培训手册,一个便捷小巧的急救图示。坐在座位上,我急不可耐地翻阅起来,看得津津有味,目光扫到身边人,无一不在热切地阅读,我更加期待了。
有了这份预热,理论课的正式开始可谓是万众瞩目。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操着地道的北京话来为我们自己讲解CPR和AED的每一个步骤和其背后的深意。考虑到听众的年龄不同,可能有些人的医学基础并不扎实,老师还特地用了许多生活化的例子来辅助理解。授课的内容也不是单调的讲授,经常包含循循善诱的提问和亲自示范表演,为了巩固记忆也让我们每个学生起立跟着她一起做动作,交互性和趣味性极强,一个小时的理论课下来,可谓是妙趣横生又收获颇丰。
自然,仅仅掌握了理论是完全不够的,任何一门技能的彻底掌握都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更何况是急救这样关乎生死的重要技能。理论课后,我们被分为了三组,由三个老师分别安排指导。我在第一次练习之前,还特地在脑内过了好几遍流程和要说的话,然而真的轮到我练习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流程以后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台词说了一半忘词,动作不规范,细节没注意等等问题,好在老师细心又耐心地一一纠正我的动作,在后面的几次练习中,我的动作愈发熟练,最终顺利地通过了考核。
这次急救培训活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不仅是收获了一门技能,学习了一项救人的本领,更有了许多关于社会责任感的思索和感悟。最触动我的是理论老师反复强调,中国的心脏病发抢救成功率是百分之一,而欧美发达国家可以高达40%。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倒在地上的人会不会是自己,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个数据的巨大差异揭示了多少例死亡是可以被避免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只要我们有勇气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我们就有改变的可能,就有拯救的希望。
作者: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