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用爱点亮生命的烛光
你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
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长
长到你可以跌倒了再站起来
做梦又醒过来
这辈子其实很短
短到你没时间好好告别
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中
生命即将到达终点
还好世界上有一个地方
能够有尊严的走完一生
早上8点30分,微众汇爱心公益联盟十余名志愿者来到松堂关怀医院门前集合,领队张淑珍老师从背包里拿出红色义工马甲,我们将马甲穿好从侧门进入松堂关怀医院。
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是1987年成立的一家临终关怀医院,这里主要收治失能失智的高龄老人、重症晚期患者及家人无法照料的病人。为临终的生命增添一份温暖与关爱,这是松堂医院的宗旨。
进院左转,从别致的园林设计中,丝毫看不出这是一家医院。清晨的阳光明亮而温暖,庭院中的爷爷奶奶在轮椅上晒着太阳。爷爷奶奶们看到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很兴奋,有的坐直了身子,有的展开了笑颜,还有的冲着张老师招手。张老师趋步向前,一一和老人握手,将随身带着的小零食分发给老人,一些腿脚利落的老人像小朋友一般,兴奋地赶过来领取。
院中搭起了一座红色的帐篷,爷爷奶奶们在小帐篷下围成一圈,志愿者们打开红色的舞扇,逆着阳光,伴着《东方红》的乐曲起舞。 一曲舞蹈结束,舞扇的志愿者退后,同老人聊天的志愿者们又纷纷站到中间,合唱《我的祖国》。少年志愿者也被拉进合唱队伍,起初他表情慌张,可当音乐响起,他立即放声高歌,神态自然声音洪亮。
老人们眼眶湿润,枯木般的手跟着旋律挥动,有些失去感知的老人,手指也似乎偶尔有微颤。他们曾经经历过歌声中的那个时代,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歌曲里有他们的回忆,也有他们的故事。
一位20岁出头的卷发志愿者,蹲在80多岁的爷爷面前,老人一只手已经无法动弹,面包屑粘在手指的缝隙中,护理人员很细心地帮老人清理,志愿者接过护工的湿纸巾,帮老人擦手,志愿者轻轻握住老人干柴似的手腕说“我想听您的故事”。老人很激动,用含糊不清的话跟女孩讲诉自己的生平,脸上洋溢着幸福。
有位年轻的志愿者来晚了,她拎着一大袋面包和天津小麻花,为了照顾到老人的不同口味,女孩购买的面包和小麻花有咸又有甜。张老师走过来帮女孩一起发面包,看到麻花时,张老师说老人牙口不好,可能咬不动,女孩这才反应过来不应该买麻花。
让张老师没有想到的是,麻花竟然是最先分完的食物。一位头发花白,将近90岁的奶奶,费力地啃着麻花,啃不动就舔,边舔边大声说好吃;另一位奶奶将麻花揣在兜里,说是等回去之后再慢慢吃,神态像个孩子;70岁的爷爷举起麻花袋朝张老师递过来,张老师立即会意,接过来撕开包装递回给爷爷并嘱咐慢点吃,爷爷伸出四根手指说“我还有四颗牙”,逗得在场的人开怀大笑。
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护工推着老人回到各自的房间,老人们频频回头,问道“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呀”。
人们从来避谈死亡,在人们的意识中,生是喜乐,死是哀愁,但人生就是生死之间的轮回,在这个轮回中,爱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后,爱心和陪伴尤其珍贵。而我,愿意做那个陪伴的人。
李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