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志愿奉献 无怨无悔
2019年西站地区暑运志愿服务工作,在西站地区管委会的领导下、西站地区志愿服务协会的统筹下胜利收官。微众汇爱心公益联盟团队为暑运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所有参与暑运服务的志愿者们,始终坚持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中心,努力践行“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和“微小奉献、服务大众”的服务理念,在服务中勤勤恳恳、认真负责。
回首今年西站地区暑运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们在64天的时间里,参与志愿服务达4064人次,累记服务时长达12192小时,服务旅客约30万人次。
团队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进一步加强了组织内部的沟通与协作,从而建立起友善、尊重、信任的桥梁,践行为旅客创造愉悦旅程为使命和愿景,志愿者们不畏三伏天的暑热肆虐,耐心指引,细心解答,热情服务,真诚奉献,让过往旅客感受到北京人的真诚、热情、责任、活力和品格。在志愿服务中帮助他人,充实自我,为暑运保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暑运启动前,协会组织各团队沟通筹划暑运志愿服务工作。为了规范志愿者行为,协会为每个团队下发了暑运期间岗位说明书,按公共问询、安全巡查、爱心扶助、文明引导等不同的岗位,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要求,团队管理积极贯彻落实,利用班前会、巡岗中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今年暑运,我们团队负责的服务区域是:北广场蓝立方、东北2出站口爱心驿站、北二问询处、东下沉、地铁东北角、7月份负责北一进站口、综合服务区、8月份负责北负一层通道等岗位。从早7点到晚9点半,分5个时段班次,志愿者们克服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其间,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瞬间。
北广场的蓝立方岗
这个岗位的志愿者都是经过考试,并且分数达到80分以上才能上岗,由此可见这个岗位的重要性。面对进站和出行的旅客比较多,所遇到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的,但对于他们是问不倒的。在这里他们帮旅客缝包、照顾生病的旅客、协助残疾人进站、帮助走散的家人团聚等等已是平常事,无微不至的服务,得到了众多旅客赞扬。
北一进站口
这是在北广场露天的岗位,志愿者站在这里,似有热浪推着他们,脸上的汗水不停的往下流,汗水遮住了眼帘,他们下岗回来时的衣服不夸张的说能拧出水来,背后的汗渍形成了不规则的图形,但他们没有退缩,当他们为旅客分忧解难时,心里确是甜滋滋的。每当下雨之时,不论雨有多大,他们穿着雨衣,准时出现在岗位上,俨然是一朵朵盛开在雨中的志愿花,始终如一的坚守在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一份爱心,传播着正能量
东北2出站口爱心驿站
这是爱心扶助岗。在这值岗的志愿者,是专门经过助残、助盲培训的,他们不单有热心,还要细心的甄别“老、弱、病、残、孕、幼"等需要帮助的重点旅客,积极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扶,并向旅客介绍爱心驿站的功能,按照爱心驿站扶助流程独立进行爱心扶助。例如有天的上午,志愿者王华刚上岗不久,正赶上几列火车同时进站,出站的旅客可谓是人潮涌动,她面对众多的旅客,凭借炼就的火眼金睛,甄别出一位残疾人,她走上前去:"您好!我是志愿者,我们这有爱心驿站,可以为您提供帮助"。旅客看了看她问:"你们收费吗?"她听了赶忙解释:"我们是志愿者,是义务的,不收费,您放心吧。"于是她将残疾人引至爱心驿站,做好登记后将旅客护送至出租车站。由于出站的人太多了,她刚回到岗位又发现在人群中有个老人,自己吃力的拽着一个大包,背上还背着个包,在人群中缓慢地行进,看着人流匆匆地从她身旁掠过,老人叹息着无奈的拖着行李前行,王华看到,赶忙迎上去,将老人接出人流,并向老人表明了身份,老人半信半疑的说:“我想去地铁,你能送我吗?"她听了忙安慰老人:"您别着急,我送您去。"于是她帮老人作了记录,接过老人拽着的大包,引领老人来到地铁,协助过安检,直至将老人送到七号线地铁站台,老人感激的拉着她的手说:“还是咱北京的志愿者贴心啊!真谢谢你了!"一句谢谢缓解了她胳膊的酸痛,一句谢谢肯定了她的付出,一句谢谢更激起了她的荣誉感!象这种事情每一名在爱心驿站服务过的志愿者都做过,他们不图名利,每天默默的用行动弹奏出友爱的音符,流淌进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的心里。
地铁东北角岗位
暑运中的一天上午,在地铁东北角的岗位时,有位女士走过来,突然一把抓住志愿者伍英的手说:“阿姨您有糖吗” ? 她边说边摇晃着似要摔倒,伍英当时反应到她是低血糖,马上搀扶着她走到墙边,女士倒在伍英怀里。当时岗位上的两人都没有带糖,王彬反应很快,马上回办公室汇报:“马姐有糖吗?"“有",王彬拿上糖迅速返回到岗位,把糖递到女士手中,当管理马辉赶到时,看到依偎在伍英怀里女士,满身大汗,手脚冰凉。伍英怕她摔倒,用手将女士揽在怀中。签退下岗休息的志愿者李枫英,看到抱着女士的伍英也累的满头大汗了,于是接过了女士,正好来接岗的许秀宏和李建英来了,李建英从电梯旁借来了椅子,让她坐在椅子上,经过半小时的恢复,她说:自己可以走了,于是李建英把她送到了北下沉广场。经过此事,充分体现了志愿者快速反应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及为乘客服务的热心。他们的行为将志愿精神诠释的淋漓尽致,在此为他们点赞
北负一层休息区
这个岗位上的志愿者,是一人站岗,一人巡视,要求志愿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单为旅客咨询指路,还要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一天下午,利用暑假做志愿者的大一学生冯蓉蓉,在巡视过程中,遇到旅客求助,一年轻女孩因肚子痛而无法行走,需要打车去医院,于是冯蓉蓉将他们带至负一层西侧出租车站,此时女孩己瘫倒在地,脸色惨白,呕吐,冯蓉蓉见状协助他们,让家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同时上报了团队管理,并将安保人员引至现场,维持秩序,大约10分钟急救人员赶到,但急救车无法到达现场,管理提出用轮椅将病人送到急救车停放处,急救医生也同意此建议,于是冯蓉蓉快速跑到5号岗亭求借轮椅,此时,友爱团队的志愿者听到此事赶紧推着轮椅赶到了现场,一众人等将女孩扶到轮椅上,快速地奔向急救车,微众汇和友爱团队通力合作,完成了一场爱心接力,为营救女孩争得了时间。
除了岗上发生的感人故事,在上班途中志愿者随手做志愿已成习惯。一天中午,志愿者邓凤荣在上班途中,北京西站南广场上捡到一部手机,到了志愿者之家马上将手机交给了团队负责人,后经与机主联系,引导至志愿者之家领取手机,当失主接过手机时,激动的抱住了邓姐,掏出一沓钱就往邓姐手里塞,被邓姐婉言拒绝了,最后应失主要求一起拍照留念,我们为邓凤荣的拾金不昧点赞
总之,整整64天的暑运,志愿者们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一件件不起眼儿的小事,演变成一串串会跳动的音符,生动体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一个个细微的举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份体谅化解了人们的冷漠。一项简简单单的服务,更多的是在过程中所传递的爱心,一封封的留言,是对志愿者的一片深深的感激之情,也是对志愿者的一个肯定。情系志愿,他们喜欢志愿服务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服务中奉献爱心,无怨无悔,帮助他人,完善自己, 以爱护航,以情感人,把每一份光和热都播撒给身边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们。这就是北京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