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于中国大众,志愿服务渐入人心。可越认识“熟悉”的习惯,越可能在实操中犯错误。今日嘉仁撷取他山嘉玉,以飨热爱志愿的您。我们一起,把她记好、入心、化为行动的力量。
误区一:志愿服务只发生在公民社会领域。
情况并非如此,志愿行动是普遍的,它不是仅在某一个“领域”发生,而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公共领域依赖志愿者,如学校和医疗保健服务、邻里治安、海岸警卫队和消防服务等。
国家政府负责的社会项目,如打预防针和扫盲等,也有大量志愿者。1988年以来,在各国政府、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际扶轮社等的带动下,全球消除小儿麻痹症的活动为超过25亿儿童注射了疫苗。这个活动在200多个国家开展,有逾2千万志愿者(主要是本地志愿者)参加,国际投资超过80亿美元。截至2006年,只有四个国家该病的传播尚未完全阻止,年发病率降低了99%以上。
再有,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私营部门的志愿服务也在稳步增长。私营部门雇用了世界人口中相当多的人,其中很多人都在做志愿工作。世界500强公司中90%以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有正式的员工志愿服务和捐赠项目。
误区二:志愿服务是免费的。
有一句老话, 志愿者不拿薪酬,但他们的工作不是没有成本。正规形式的志愿服务更是如此,因涉及保证有效贡献的基础设施,包括建立和运营志愿者中心、志愿人员管理、培训与表彰以及和志愿者正常运作相关的成本,如交通、餐食和补贴。
在政府方面,这也许包括适当的政策及法规框架的建立,国家志愿队,以及青年和老年人志愿者等。
误区三:志愿服务是有时间和有钱、生活富裕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的嗜好。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实证调查表明,志愿服务在低收入人群中相当普遍,他们以此为自己和社区谋福利其所贡献的包括本地知识、技能、劳力和人际网络等资产,在面对压力和冲击的情况下常常会起关键作用。
世界银行一项研究最贫穷人群的报告指出,需要发现“已存在的团结互助的网络”,并强调“对本地社区的发展常常始于找到当地社区的核心人群小组”。
另一个来自美国的关于改变穷苦低收入邻里状况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最被低估的社区资产中包括自然生成的人脉网络,邻里和居民志愿通过这一网络应对解决共同的问题。对这一资源予以重视、扶持和使用,可为居民自发持续性地改变社区状况做出重要贡献。”
误区四:志愿服务只能是由法律认可、结构正规的非政府组织提供,通常是在发达国家,而且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之间有某种协议。
由于此类组织绝大多数是在发达国家,使人们容易误解志愿服务主要起源于这些国家。而实际上,很多志愿活动是在小范围的本地社团、俱乐部和协会等地方发生的,这些场所是发达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社会单元。
另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经验很不相同。仅举一例,墨西哥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志愿活动都是在正规组织之外进行的。这是因为墨西哥的法律和经济情况不鼓励正式社会组织的建立,而且也缺少正规组织参与的文化传统。
误区五:提供志愿服务的大多是没有技能和经验的业余人士。
这一误解来自于认为专业服务,无论是知识还是行为,只能由有薪人士提供。还可能因为多数志愿者都是年轻人。现实中不乏受志愿服务精神和价值观的激励,专业资历丰富的人士提供服务的事例。其中有提供免费服务的律师、社区消防员,还有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技能奉献给志愿服务的医生。
误区六:年轻人不当志愿者。
恰恰相反,年轻人不是消极坐等资源和机会的被动群体,他们在自己的社区中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发展活动。一个突出的例子来自拉丁美洲一个叫Un Techo parami Pais (为我的国家造屋)的组织。同时很多年轻人认为,通过正规组织参与志愿服务不像过去那样有吸引力。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政治结构的重大改变,这类机会也在减少。尽管年轻人似乎转向非正规结构,但其参与程度仍很强。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喜欢以非正式、非组织严密的形式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
例如乌克兰青年引领的Irpin镇自行车运动(IrpinskyiVelorukh)。这是一个非正式的小组,推广不开车而骑自行车的生活方式,每年在社区组织一次无汽车日活动。2009年有56人参加,20家媒体报道,当地官员和民众共同参与了音乐、演讲、海报制做、骑车游行和越野骑车比赛等活动。
误区七:志愿者多数是妇女。
又错了。尽管研究显示女性做志愿者的人数略多于男性,但付出的志愿服务的时间大体相同。以女性为主的印象,部分来自社会服务特别是医疗系统的情况。上世纪70年代的女权运动将志愿服务归为女性家务工作在家庭之外的延伸。
在照顾儿童、老人和临终关怀领域中的志愿者中以女性为主,男性志愿者一般是在体育运动、环境、消防和海上救援方面。可以说志愿服务反映了性别差异,而且女性志愿者从事的工作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地位较低。男性志愿者的工作则主要在“公共领域”的民政和专业岗位,包括志愿组织的董事会。相反,女性志愿者多在“私人领域”帮助有需要的人。
秘鲁利马一个关于女性医护志愿者的调查研究显示,医护专业被视为母性角色的延续。在南非和津巴布韦对女性艾滋病护理人员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在社会活跃分子中,男性更倾向参与全国性的运动,而女性更多地参与本地运动。
联合国意识到了避免刻板性别作用的必要性,因而特别强调确保“在所有领域中的志愿活动机会对男女同等开放,同时认识到不同地区男女不同的参与程度”。
误区八:志愿服务不应有国家干预。
这种观点比10多年前已大大减少,政府制订的政策和法律明显增多,尤其是2001年以来。多数政策法令旨在鼓励公民的志愿行为和保护志愿者权益。但也有国家试图对志愿活动加以控制和利用,为其政治目的服务。
例如,志愿服务可被用作服务不足的补偿,来弥补国家缺乏提供服务的能力。这类情况如出现需要有监督和曝光。政策有时会不经意地抑制志愿服务的动力。政府完全可能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都能蓬勃发展。
当然不是说要让社区放任自流,而使政府忽略其确保公民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职责。这里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使公民的志愿行动与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行动有机结合,强调合作与互补,最终达到提高政府项目的效益,同时加强民众对其影响社区福祉能力的信心。
误区九:志愿服务只能面对面地进行。
数码技术卓越的新发展意味着志愿服务不再局限于面对面。新技术带来的人们联系方式的改变也许是志愿领域中最大的变化。迅速发展的移动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更广泛人群中更多的人能够参加志愿活动。这些新技术增强了志愿服务的普遍性。
本文来源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撰写的《世界志愿服务状况报告》。
— END —
责编 | 七五年代
出品 | 嘉仁公益
益帮人
哈尔滨市嘉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陪伴和支持初创期公益组织有效成长
让每个公益创业者怀有希望
13845000987
冰城青益汇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东原街道惠民社创孵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