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2020-08-14 10:50:40更新4580次浏览
近年来,国家亦大力关注及支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并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促进心理健康”,《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2019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提出了6个方面具体行动,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凸显了心理健康重要。严格的防控措施、海量的媒体信息、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让大家心头上也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个非常时期,很多人会告诉孩子们要保持乐观心态,希望孩子们积极地应对变化,期待孩子们变得坚强、勇敢……我们不禁思考:仅仅是“告诉”、“希望”、“期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有帮助吗?
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一样,并不是一蹴而就,重要的是平时的锻炼和积累。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被持续地关注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落实的。
在新学年,老师您想不想做一些有效的尝试呢?
2020年秋季学期心智素养课程即日起开放申领!
这里有10套不同主题、针对不同年龄段(1-9年级)学生的心智素养课程,帮助您方便地在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心智素养课程
课程以“积极心理学”和“社会情感学习”为基础,围绕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关系3大主题进行设计。课程供1-9年级学生使用,通过体验式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提高其心理抗逆力,促进其未来积极发展。
各主题课程均配备教师手册(即教案)、供学生使用的学生手册及部分配套教具。
作为一个致力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公益基金会,为支持广大乡村地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课程资料将免费提供给学校教师使用。
为弘扬公益精神,对于公益机构,日慈仅收取教材资料印刷成本费用作为许可使用费(教师手册:约60元/份,学生手册:约7元/份)。课程邮寄费用由日慈公益承担,课程配套的培训、评估等相关服务将免费提供。
各主题课程简介
1-3年级
乐学包,9课时
课程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技能为核心,通过绘本故事、手工绘画等形式,旨在增强学生学习专注度和积极性,提升其适应学校的能力。
乐群包,10课时
课程以建立同伴关系为核心,通过绘本故事、情景模拟等形式,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建立友谊、团队合作和解决冲突的策略,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
积极情绪,8课时
课程以培养情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为核心,通过绘本故事、情景模拟等形式,旨在增强学生对基础情绪(喜、怒、哀、惧)和常见复杂情绪(如嫉妒)的识别,提升其应对情绪的能力。
4-6年级
积极关系(上/下册),各8课时
课程以培养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为核心,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等形式,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建立友谊、同理共情、解决冲突和应对欺凌的方法,提升其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能力。
注:初次申领,请申请积极关系上册;如已学习积极关系上册,请申请积极关系下册
积极情绪,9课时
课程以培养情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为核心,通过绘本故事、情景体验等形式,旨在增强学生对情绪的识别与觉察,提升其对积极情绪的感受力和消极情绪的应对能力。
综合型心智素养课程,9课时
课程以培养社会情感能力为核心,通过趣味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方法,初步提升其社会情感能力。
解忧盒子,3课时
课程以培养压力管理能力为核心,通过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形式,旨在增强学生对压力的来源、分类及应对方法的认知,提升其调节压力的能力。
7-9年级
自我探索,8课时
课程以促进学生自我探索能力为核心,通过趣味游戏、情景故事等形式,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自身的优势和价值观,学习设定目标的方法,提升其对自我的积极认知。
人际互动,8课时
课程以促进健康的人际互动能力为核心,通过趣味游戏、情景故事等形式,旨在引导学生探索人际交往的方法,学习理性决策的思维方式,提升其应对人际挑战的能力。
情绪调节,8课时
课程以促进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为核心,通过趣味游戏、情景故事等形式,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复杂情绪,学习应对情绪的技巧,提升其情绪的觉察与管理能力。
课程样课示例
您可能还会问
Q1:这个课程有什么效果吗?对学生有什么帮助?
往期教师说:
通过对老师和学生访谈内容的归纳总结,结果发现,在上完心智素养课程之后,不管是老师的教育理念还是个人生活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之前老师较多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心智素养课程不仅引导老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帮助老师学会用优势视角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在个人生活上,心智素养课程的理念也影响着老师用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拓宽了老师的知识面。心智素养课程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帮助,课程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树立目标意识和规则意识,学会正确认识并合理控制自身情绪,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解决人际冲突,收获友谊。与此同时,课程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请进入日慈官网查询完整评估报告 www.ricifoundation.org
Q2:“我”可以申请嘛?对申请的老师、学校、上课场地有什么条件限制?
中小学1-9年级老师(学校教师、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负责人、校领导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均可申请。
我们希望老师们有主观意愿和时间保障:
教师意愿: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承担课程任务;
时间保证:安排固定课时/时间段(如每周班会课);可保证每课时30分钟备课时间、每月至少30分钟线上培训/教研时间、每课时10分钟课后反馈时间。
(建议班级人数在40人以内)
备注说明:学期内,小慈将跟进每位授课老师课程进度,如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负责人、校领导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希望为本校或地区内学校/老师进行申请,请将相关信息告知预计授课的老师,请老师本人自行申请。
来自公益组织、志愿者团队的工作人员/社工/愿者,当学生人数达到或超过200人,可以课程采购方式进行申请。建议授课人员具备教学经验,有开展类似课程、活动的经验。
对于上课场地,建议教室内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非必需)。
Q3:我想申请这个课程,从申请到学期内的上课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总体流程简述 |
|
流程(按时间顺序) |
流程(按时间顺序) |
申请 |
微信日慈小程序/网站上填写表单提交申请 预计耗时:5分钟 |
学习 |
学习培训视频,并填写相应反馈表单 预计耗时:20分钟 |
开展课程及反馈 |
教师将在开学前(根据教师具体完成申请、线上学习的时间不同,课程包寄送时间将有所差别)将收到课程资料; 在课程开展前,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前测问卷(1-3年级无需前测、后测); 学期内,持续开展课程(为保证课程效果,请您尽量保证完成全部课时授课),在日慈小程序/网站及时提交每课时反馈。预计耗时:5-10分钟/课时 课程研发老师和日慈项目人员会持续跟进、支持老师开展课程(小慈将定期开展线上研讨会、电话访谈、实地走访等活动)。 在课程结束后,指导学生完成后测问卷(1-3年级无需前测、后测) |
资料寄回 |
将学生的前测、后测问卷(如有),课堂相关的学生作品等资料寄回,以开展评估工作 |
兑换奖励 |
进入小程序/网站的积分商城,使用积分进行奖励兑换精美礼品(证书,辅助教学用品,优质培训、学习资源等)。 |
持续开展课程 |
欢迎老师您继续申请下一学期课程,带领孩子们继续开展心灵魔法之旅。连续两学期申领课程包,且表现优异的教师将有机会参加每年暑期的游学活动。 |
----------↓重点↓----------
Q4:如何申请课程?
我是老师
(学校教师、校领导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
网站平台(建议用电脑打开哦):
http://www.rici.org.cn/rici_index/
注:日慈小程序/网站内有清晰流程、操作说明,请老师们根据提示操作。
我来自公益机构
请填写下方表单
心理课程包申领登记表链接
----------↑重点↑----------
如有任何疑问
请添加客服号小慈(微信号:ricigongyi)
联系咨询!
Q5:这个学期的申请什么时间截止?
申领时间:2020年9月底
Q6:如何得知申请的结果?
学校教师、校领导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
小慈将通过微信小程序通知提醒
公益组织、志愿者团队
小慈将电话联系通知
微信客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