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2000年中国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时,对中国西部妇女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严重制约西部农村妇女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饮用水困难。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流动,使西部农村呈现出农业生产女性化趋势。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她们是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性和承受能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群体。为帮助西部农村妇女及家庭解决饮用水困难,全国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组织实施了“母亲水窖”项目。
“母亲水窖”项目启动实施18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水利部门关心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内容由早期的以家庭为单位建设集雨水窖,逐步发展为以水窖为龙头,集沼气、种植、养殖、卫生、庭院美化等为一体的“1+N”综合发展模式;从重点解决群众生活用水困难到解决人畜用水、生产用水,积极推广并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2011年,在总结“母亲水窖”项目实施10年成就的基础上,根据农村饮水实际及项目发展规划,进一步确立了安全饮水工程、环境卫生、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延伸开展了“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试点开展了节水灌溉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成为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促进水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
截至2018年底,“母亲水窖”在以西部为主的25个省(区、市)修建集雨水窖13.96万口,集中供水工程1846处,共帮助268万人获得安全饮水,项目实施规模达9.46亿元。“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在24个省(区、市)843所学校投放项目资金9443余万元,帮助学校新建、改造安全饮用水设施,建设饮水房、洗手房和卫生厕所,配备净水设备,组织健康教育,受益师生43万余人。
亚洲开发银行在《国家水行动--中国》中介绍了“母亲水窖”的做法,并称赞“母亲水窖”是保证干旱地区人们安全用水的令人称奇的努力。在其另一篇报告《国家性别评估--中国》中,亚行提到用水短缺对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因为往往是女性负责家务活和取水,而“母亲水窖”项目减少了妇女的取水时间,增加了其参与其它生产活动的时间。世界银行在一篇关于中国农村供水与卫生的报告中提到了妇联作为NGO组织在帮助解决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供水问题中的作用。联合国在其多篇报告中也肯定了“母亲水窖”解决干旱缺水人们生活困难的作用。
“母亲水窖”项目先后获得首届中华慈善奖、环球慈善项目奖、2010年中国慈善高效奖、英国国际视觉传播协会“号角·中国”可持续发展事件奖等重要奖项,2015年国际编号20771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母亲水窖星”。
信息来源: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