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1、立项背景
•1.1 国际化环保视野
•青年时代,是人们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而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让人类更加意识到了跨地区、跨种族之间交流的重要性。只有当人们在他乡异地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才能真正地去理解一块地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为国内外青年,创造一个平台来认识中国和当下中国所面临的环保问题,创造一个机会在交流的基础上,不断挖掘自我的潜能,发展青年领导力,成为未来绿色生活的领导者。
1.2 本地学生需求
2.计划与实际产出
目标一:在XX大学举办项目启动仪式,招募国际志愿者x人,国内志愿者xx人,设计适合本地的水未来课程。
•国际志愿者
经过简历筛选、网上面试,项目招募到x名优秀的国际志愿者,分别来自于xx。
•中国志愿者
项目试点阶段,本项目经由x轮面试于xx大学内及校外招募拥有积极
态度,品行优良的志愿者xx名。
•教育课程
目标二:在xx学校中开展水未来课程,受众达到xxx人
3.课程实施评估
•3.1 前期准备
•3.1.1 项目团队建设
•项目组团队建设分工
•志愿者团队建设分工
•志愿者培训
3.2 合作方与各界支持
•3.2.1 合作方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3.2.2 NGO 资源
•3.2.3媒体支持及报道
3.3课程实施学校
•项目组于x月x日实地考察,向学校介绍项目总值、授课模式及授课内容等,搜集了学校的基本资料,根据项目适用的年龄段和学校的具体位置,确定了项目合作学校。
•在后期的跟进中,双方就志愿者的食宿、交通等生活细节制定了详细的备忘录和合同细则。并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安全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3.4课程设计
•课程框架流程图
•教学内容大纲
•本地课程创新
3.5 课程实施情况
•第一周国际视野下的水
•时间:地点:参与者:
•课程简介:
•图文报道:
•总结反思
阶段性总结
•按照计划,项目组在课程半期和结束之后,进行两次内部总结会议。利用SWOT分析法,共同探讨了项目现阶段的优势、劣势、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了发散性的工作部署。
项目通讯
•项目组在项目中每周设计一期项目通讯,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志愿者们的心路历程以及活动介绍,并发送至各个项目合作伙伴以及社会上关心水资源保护的机构和个人。
学校访问
•项目运行中,项目组和全国支持团队不定期的旁听志愿者们的讲课,以及各项活动的筹备,并提出相关建议。
4.课程影响力
•影响力发散图
•√ 学生获得社会实践机会:。
•√ 学生的领导能力的提升:
•√ 学会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
•√ 明白如何激发学生创意,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 想象力与执行力的提升。我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完策划并整执行一个项目,体现从无到有的过程。
信息来源: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