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善网
关注
一、项目概述
在法律、生态学、环境政策方面专家团队的带领下,通过搜集已公开的环境信息、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实地考察及检测、违法举报等方式持续跟踪抚仙湖的水质状况、现有污染源的定位和排污信息、新污染源产生的信息、水污染防治的项目进展等信息,适当运用法律手段参与监督以促进污染源的合法排污或减排,为抚仙湖-星云湖水质改善建言献策,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通过公众参与和环境教育活动,重点培养关注抚仙湖-星云湖保护的当地团队,持续推动抚仙湖-星云湖的保护行动 。
二、实施背景
云南省内有九大高原湖泊,其中有三个为劣五类水质,仅有抚仙湖和泸沽湖还保持着一类水质。星云湖与抚仙湖通过短短的隔河相连,但星云湖的水质为劣五类水质,其治理将直接影响抚仙湖的水质。由于云南省多年大旱,保护抚仙湖这样的清洁水资源不被污染,关系到云南省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抚仙湖距离城市不远,由于其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水质成为当地旅游热点,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房地产、酒店、高尔夫等开发商,此外,很多小规模的家庭旅馆业在不断扩张发展,整个湖面周边被各类设施包围,其水质面临着被污染的威胁。在2003年抚仙湖的水质就曾经从一类降到了二类。了解湖泊主要的污染源并进行合理控制,是保护湖泊的关键所在。根据我们前期所做的调查发现,关于抚仙湖和星云湖周边的污染源信息非常有限,在环保局等政府官方网站上也很难查询到湖泊周边的已有、新建或将建的项目信息,周边居民和社会公众也不了解抚仙湖的保护和污染状况,无法参与到环境监督中来。
湖泊保护和治理工作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导致湖泊污染、水质变差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对水资源和周边资源的长期不当利用方式,也会导致水质逐渐恶化。根据官方的宣传,抚仙湖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为了治理湖泊政府采取了各类措施。根据“四退三还”政策,抚仙湖周边一百米红线内的农田和房屋正在逐渐被拆除,当地农户被要求退到一百米红线外。但另外一方面却是各类大型的酒店、房地产不断被引入到抚仙湖和星云湖周边。一旦环保设施不到位,这类大型建筑将成为污染湖泊主要源头。此外,目前这种取消农业、引入地产和旅游业的资源管理和利用模式,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农业+渔业社会-生态系统,可能导致湖泊生态发展的不可持续。传统的“命令+控制”资源管理模式,正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具备适应能力的复杂社会-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发展趋势,采取单一的干预措施,往往适得其反。从世界各国湖泊治理经验来看,仅靠政府行为进行保护,缺乏社会各界的参与,其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由于目前抚仙湖-星云湖周边污染源信息公开不够,社会公众不能全面了解抚仙湖-星云湖的污染和治理状况,因此也无法对政府的环境治理措施提出监督和建议,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培养关注湖泊水环境的当地团地和专业团队,督促抚仙湖-星云湖周边的污染源和治理工程信息公开,吸引公众来共同关注抚仙湖的保护和治理,为湖泊保护献计献策。
三、解决问题
1. 目前关于抚仙湖和星云湖周边的污染源信息非常有限,在环保局等政府官方网站上也很难查询到湖泊周边的已有、新建或将建的项目信息,周边居民和社会公众也不了解抚仙湖的保护和污染状况,无法参与到环境监督中来。通过网上收集、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等方式,汇集抚仙湖-星云湖周边的主要污染源、新增加的污染源以及水污染治理工程的信息,建立两个湖泊的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公众了解抚仙湖-星云湖的污染和治理状况提供基础数据。
2. 政府完全主导的污染治理模式、信息公开不足等原因,导致湖泊周边社区缺乏主动参与保护的意识和愿望。项目将通过培育当地环保团体、污染举报、水质检测、污染调查等方式,适当运用法律手段,推动公众参与监督,提高当地社区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促进污染源的合法排污或减排。
3. 现今的抚仙湖-星云湖资源利用方式已经改变了其原有的社会-生态系统,仅仅依靠单一的污染治理手段已不足以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项目组的法律团队、科学团队将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两个湖泊的社会-生态系统和政策法律实施进行综合评估,为湖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治理方案和法律政策建议。
四、项目目标
建立一支由法律团队、科学团队、当地社区共同组成的团队,建立湖泊保护公众监督模式,推动环境信息的公开和环境法律的实施,倡导有利于抚仙湖-星云湖流域社会-生态保护系统可持续性的政策。
五、项目策略
1. 合理运用法律手段,推动公众监督和环境执法、司法。
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获得两个湖泊周边的点源污染源信息、污染防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竣工验收报告,建立抚仙湖-星云湖的污染源数据库。对于存在违法建设和非法排污的项目将通过环境举报,督促环境监察和环境执法。对于符合环境公益诉讼条件的案件,将联合环保NGO提起诉讼。
2. 运用公众参与策略,提高公众环境保护能力,培育本地的环保力量。
在分析有关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后,项目的法律团队和科学团队将在两个湖泊周边寻找合适的社区和群体,开展环境教育和法律培训,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权利意识,定期开展水质监测、能力培养和环境宣传活动,最后形成当地的环境关注团体,以当地人身份进行水质监督,并将这种监督纳入到政府的管理体系中。
3.运用多学科、多视角方法开展评估,建立抚仙湖-星云湖的法律-科学专家团队。
抚仙湖-星云湖流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或法律手段都不能保持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项目组的法律团队和科学团队将紧密配合,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开展调查,形成稳定的专家团队。
4.倡导抚仙湖-星云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
通过法律、科学专家团队对两个湖泊的社会-生态系统和政策法律实施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为政府制定抚仙湖-星云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5.运用多种媒体手段,扩大公众了解渠道。
通过微博、微信以及主流媒体及时更新播报抚仙湖-星云湖的环境状况和重要环境事件,并尝试使用电子媒体和影视记录的方式,表述意见,形成一种潜在的制约能力。
六、机构简介
环境与生物多样性法律诊所主要依托西南林业大学在法学、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专业优势,联合佛蒙特法学院的环境法律资源,与国内外法律、科学、法律政策研究者共同组成多学科的专业团队,开展个案式的环境法律实践活动和研究工作,为社区提供法律帮助,推动环境执法和司法活动,培养一批有志于从事环境法律工作的后备人才。
信息来源: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